林凡决意出兵江东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迅速在曙光城高层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尽管林凡在通讯中心已然做出了决断,但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涉及整个势力的安危与未来,必要的讨论与意见征询不可或缺。次日清晨,一场关乎曙光城命运的高层会议,在指挥中心的战略室内紧急召开。
与会者除了林凡、苏小雨、秦风、影刺、李菲等核心成员外,还包括了以何建国为首的原军方将领代表,以铁壁为首的归顺势力代表,以及几位负责内政和后勤的重要官员。气氛凝重,与窗外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凡端坐主位,没有急于开口,而是将目光投向下方神色各异的众人,平静地道:“关于出兵江东,驰援临江避难所一事,诸位有何看法,尽可直言。”
短暂的沉默后,何建国率先开口,这位老成持重的将军眉头紧锁,语气沉重:“武侯,驰援临江,于道义而言,我辈军人,义不容辞。然而……请恕我直言,此时远征,风险实在太大!”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区域地图前,手指划过从江北至江东的路径:“我军新立,三大军团虽初具规模,但毕竟未经大战淬炼,战力几何,犹未可知。此去江东,三百公里路途,需穿越辐射变异区、未知的沦陷城市,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幸存者势力范围,变数极多,后勤压力巨大!”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而我们的敌人,‘神谕’,根据临江传来的零星情报,他们拥有诡异的腐蚀性能量武器,能轻易瓦解灵能护盾,其军队作战狂热,不畏死亡。我们是在敌方选定的战场,与一支未知且强大的敌人作战!一旦前线失利,甚至陷入僵持,曙光城刚刚稳定的局面,恐生变故!城内数十万军民,将何以自处?”
何建国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务实派将领的想法。他们并非怯战,而是从军事角度审慎评估,认为此时出兵,胜算不高,风险极高。
铁壁也紧接着发言,他的立场更为复杂一些,既有对新秩序的拥护,也残留着旧势力首领的权衡:“武侯,何将军所言甚是。我曙光城百废待兴,正是积蓄力量之时。‘神谕’虽恶,然其兵锋所指乃是江东,与我江北尚有缓冲。我们是否……可以暂作壁上观,待其与临江两败俱伤,再谋后动?亦可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城防,积蓄实力。” 他的提议,带着一丝现实主义的冷酷。
负责内政和后勤的官员更是面露难色:“武侯,远征所需粮秣、弹药、能源、药品,乃是一个天文数字!如今城内储备,支撑自身重建和发展已是捉襟见肘,若要供应大军远征……恐怕……恐怕需要大幅削减民用配给,这必然引发民怨,动摇根基啊!”
“况且,”另一位民政官员补充道,“大军远征,城内防御空虚,万一此时再有怪物潮汐或是其他势力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占据了主流,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悲观和保守的气氛。就连秦风,虽然忠诚地站在林凡一边,但紧皱的眉头也显示了他内心的担忧。苏小雨看着林凡,眼神中充满信任,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影刺依旧沉默,但她的气息似乎更加冰冷,仿佛在无声地评估着潜在的风险。
面对众人的质疑,林凡的神色始终平静。他等所有人都发表了意见,才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他首先肯定了反对意见的合理性,这让一些情绪激动的人稍稍平静下来,“何将军审慎,铁壁司长务实,各位民政官更是心系民生。远征江东,确有其风险,后勤压力亦是实情。”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锐利:“然而,诸位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难,却忽略了更长远的威胁,以及其中蕴藏的机遇!”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神谕”势力的区域上。
“‘神谕’,绝非普通的掠夺者或军阀!他们崇拜深渊,宣扬净化,所图甚大!诸位可曾想过,若坐视临江这百万人口的巨型避难所被其吞噬,‘神谕’将获得何等庞大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届时,一个整合了江东省力量的、更加庞大、更加疯狂的‘神谕’,兵锋直指我江北时,我们还能否像今天这样,凭借城墙与之抗衡?”
林凡的质问,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唇亡齿寒的道理,并非不懂,只是侥幸心理和眼前的困难让他们选择了忽视。
“其次,‘神谕’掌握的腐蚀性能量武器,对我现有的灵能防御体系是致命的威胁!”林凡继续剖析,“若不趁其尚未完全壮大,获取其样本,研究其原理,找到克制之法,难道要等到将来我们的城墙在其攻击下如同纸糊一般时,再去后悔吗?此战,既是救人,亦是自救!是获取关键情报和技术,消除未来巨大隐患的良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