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姐姐以后就一直在山上了吗?”
张秀娟和妈妈一起下山,为什么姐姐就一直在山上了,她还不是很明白,不过她的问题,张婧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直接说现实的情况,现在知青下乡后,政策规定是三年后,经过公社社员的一致评定,表现良好的,可以回家,但是如果你下乡时一门心思想回城,那就不叫表现良好,首先思想就不过关,评定肯定通不过,当然不会让你回城,你要想表现良好,那就得在思想上表决心,扎根农村干一辈子!加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实际劳动表现,那当然是表现良好了,按理说你能回家了,但是你说了要扎根农村!要干一辈子,那你不能出尔反尔啊,出尔反尔的人,怎么能叫表现好呢?那你也不能回城!
这几乎就是一个无解的悖论!说穿了,能够冲破悖论回城的,就是凤毛麟角之人,普通家庭根本不要想!可是真的说出来,自己都有点接受不了,可是不这样说,又该怎么说才能让秀娟明白?张婧想想,只得慢慢组织一些语言说道:
“这山上,是姐姐插队落户的地方,姐姐以后会在山上的那一间屋子里,过自己的日子了,因为姐姐长大了,以后妹儿你长大了,也会自己过日子哟。”
“妈妈,我长大了能 一直就在双河过日子吗,我不想爬这么高的山!”张秀娟问道。
张婧赶快转移话题:“这个还早呢,你知道你以后喜欢哪里吗?谁说的清楚,对了,每次哥哥割兔草回来,都是你去喂兔子,你认识兔子草吗?我们今天就顺便摘点兔草回去喂兔子,不知道你哥哥今天割草没有!”
“妈妈,我只认得几种,这么远我不想割兔草,好累哟!”
“那你认得那种兔草就割那种吧,把草放我背篓里面妈妈来背!”张婧看看天色还早,自己正好又在山上,就想顺便摘点草回去喂兔子。”
。。。
“爸爸,你回来啦!”杨鸣卿最近经常跑外勤,就很少回家,最近去钦远县新店镇做了几天辅导会计,这才顺便回一趟双河!张婧还没下班,就两个孩子在家,张秀娟看到爸爸,大叫起来!
杨鸣卿摸摸秀娟的脑袋,“你们两个要听话哟,有没有打架啊?”
杨新不满的嘀咕道:“爸爸,我们早就不打架了!”
杨鸣卿笑笑道:“好,那就好,妈妈呢?还没下班吗?
“没有,快回来了。”杨新说道。
“听妈妈说姐姐下乡了,你们知道是在哪里吗?”杨鸣卿问道。
张秀娟急忙跳起来说道:“爸爸,我知道,我知道,是我和妈妈一起去送的姐姐,是百胜三队那里!”
“百胜三队!”杨鸣卿印象不深,“大胜公社那个吗?是不是炭黑厂上面?”
张秀娟使劲点点头:“是的,是的,就是有很多黑烟子的地方,还要爬很高的山,我和妈妈,姐姐一起爬了好久,幸好山上的人看到我们了,下来接我们,我们才爬上去了,妈妈说要不是这样,我们晚上都上不去,得住在半山腰哪里了,哈哈!”张秀娟说的那一段冒险经历,津津有味,把杨新羡慕的不行。
“你们想吃什么呢?晚上我来做饭!……我们吃鱼好不好,我看到街上还有卖鱼的!”杨鸣卿问道!
张秀娟摇摇头,“爸爸怎么总是回来就做鱼吃,我不想吃鱼,爸爸带我们去街上吃嘛,我看到馆子里的菜好香,我还没有进去吃过!”
杨鸣卿说道:“家里能做饭,干嘛要上馆子!哪里的菜好贵,你不吃鱼我们做别的来吃!”
杨鸣卿出门就朝杀猪场走去,赶着下班前,花几毛钱去割了一斤坐墩肉,跑回家准备做回锅肉,大人小孩都爱吃,又把家里的调料与小菜找齐,搅拌一起,又做了一份假鱼汤汁,这是下饭神器。
张婧回来,看到杨鸣卿,便问道:“你从哪里回来的,这么长时间没回来,晓滨下乡这么大的事,你这个做爸爸的都不回来一趟!”
杨鸣卿说道:“不是我不回来,最近安排我跑外勤跑的多,我又不好请假,今天回来都是因为我到新店办事,才抽机会回来的,来吧,先吃饭,我们边吃边说!”
夜晚,孩子们都睡了,杨鸣卿夫妇俩还在聊孩子下乡的事,这可是他们抚养大的第一个孩子!希望她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哎,是不是刻意的分到山上的,这个不好说,但是我知道,就晓滨一人分到哪里,街上二十几个知情,都没有分上去,唉,你这个帽子就像一个甩不掉的阴影,总是让人心神不定的,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对家庭产生影响!”张婧谈起这次下乡的感受,只能是一声叹息!
杨鸣卿说道:“听你说起,山上的人,无论干部还是群众,看来都不错,这起码让我们放心的多了,何必去较真山上还是山下呢,我这次出来时间比较灵活,那我回山王时,绕道去看看她!”
“那好,这上山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她的情况,你是应该去看看她,顺便给她带点东西上去,她那里买东西很不方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