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星椋”拖着残破的舰体,在寂寥的星海中缓缓航行。翠暗色的尾焰显得有气无力,如同重伤巨兽疲惫的呼吸。舰体外部,自我修复的莹绿光芒如同萤火虫般在伤痕处明灭,缓慢却坚定地弥补着之前的创伤。
林夜盘坐在舰桥,脸色依旧苍白,但气息比之前平稳了许多。他一边运转功法,吸收着星椋反馈过来的、经过过滤的温和生机能量修复己身,一边仔细研究着脑海中那个残缺的“避风港”坐标。
坐标缺失得太厉害了,就像一张被撕掉大半的老旧星图,只剩下一个模糊的方向和几个支离破碎的参照点。星钥的数据库浩瀚如烟,却也无法直接补全这段明显被刻意隐藏或毁掉的信息。
【正在进行扇形区域扫描及星图比对…匹配度低于0.3%…】
【根据坐标碎片指向的星域特征分析:该区域存在大量重力井、不稳定脉冲星以及…未标注的暗星云,航行难度极高,常规星舰通常会主动规避。】
【“避风港”存在于该区域的概率:无法估算。】
月影系统的分析结果令人沮丧。那似乎是一片宇宙中的险恶之地,并非理想的避难所。
“长夜将至…但黎明…”林夜回味着那绝望中的希望之语。难道“避风港”并非指环境优越之地,而是指一个极其隐蔽、易守难攻的险要之所?
他再次将神识沉入那烙印在记忆深处的留言碎片,试图捕捉更多细节。这一次,他不再专注于坐标,而是去感受那留言中蕴含的情绪和意志。
绝望、坚守、愤怒、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信念。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无数星盟战舰在一面断剑星辰旗帜下,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敌人身影模糊,却带着一种令人厌恶的熟悉感),死战不退。最终,一艘伤痕累累的旗舰,带着最后的“火种”,撞入了一片扭曲、危险的星域深处,身后是追兵和爆炸的火光…
画面破碎。
林夜猛地睁开眼,心脏剧烈跳动。那画面是如此真实,仿佛是那位留下晶体板的军官最后的记忆回响。
“星椋,”他通过共生连接传递意念,“你对那个方向…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不仅仅是能量吸引。”
星椋的意识反馈回来一阵轻微的波动,带着困惑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它无法理解“避风港”的含义,但它能模糊地感知到,在那个方向的极深处,似乎存在着某种与它现在这种“混沌生机”状态隐隐共鸣的…“回响”。不是能量,更像是一种…法则层面的微弱共振?
【检测到共生体意识出现特殊波动…指向性与坐标碎片方向高度吻合。】
【推测:“避风港”可能并非单纯物质坐标,其所在环境或本身可能具有特殊法则特性,与共生体当前状态产生未知感应。】
【警告:该感应也可能源于高风险混沌污染区域。】
月影系统给出了新的推测,但风险依旧极高。
就在这时,舰体轻微一震。并非遭受攻击,而是星椋的一根探索藤蔓,从舰体外部收回,将一块在航行途中捕获的、微不足道的星际尘埃颗粒送了进来——这本是它例行收集微量资源的行为。
然而,就在这块小小的、看似普通的尘埃颗粒被送入舰桥的瞬间,林夜怀中的苍穹密钥,以及脚下的星椋核心,竟然再次同时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
这一次的共鸣感,与在星骸坟场中感受到的类似,但更加微弱,更加…古老和飘渺!
“嗯?”林夜立刻警惕起来,仔细检查那块尘埃。
在星月之瞳的注视下,他发现这颗尘埃颗粒表面,竟然附着着几个几乎无法辨认的、纳米级别的奇异符号!这符号的风格…与星盟文字有几分相似,却又更加古老和简洁!
【检测到未知古老信息符号…正在尝试解析…】
【符号残缺度过高…比对数据库…匹配项:星盟远古先驱时期“标记符”,常用于超远程航道标记。】
【信息解读(极可能错误):…“路标”…“回声”…“循迹而行”…】
路标?回声?循迹而行?
林夜心中猛地一动!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出来!
难道…前往“避风港”的正确路径,并非记录在星图坐标上,而是需要遵循某种古老的、隐藏在星际尘埃或特定信号中的“路标”指引?就像古人依靠星象或路碑导航一样?
那位星盟军官留下的,或许不仅仅是一个残缺的坐标,更是一个寻找方法的提示!“回声”是否指的就是这种需要特定条件才能触发的共鸣?“循迹而行”才是关键!
“星椋!改变扫描模式!不再聚焦于星体坐标,全力扫描周边星域所有异常微观粒子、能量波动、以及…法则层面的微弱‘回响’!优先级最高!”林夜立刻下达新的指令。
“荆棘星椋”发出了表示理解的嗡鸣,舰体表面的藤蔓网络光芒流转,扫描模式瞬间切换。它不再像无头苍蝇般朝着一个方向猛冲,而是开始以一种更慢、更精细的方式,感知和筛选着周围宇宙环境中一切细微的异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