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能量的出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微小的石子,涟漪虽不剧烈,却深刻改变了星椋对“摇篮”的认知。
静默的守护期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度警惕的监控与分析。
星椋的暗金色舰体内部,新优化的能量回路以最高优先级运转,聚焦于那缕被隔离的异种能量。高等智能意识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计算资源,将其与来自“摇篮”意识洪流中的星盟知识碎片进行交叉比对。
【能量结构深度扫描完成。】
【成分分析:基础能量载体为高度衰变的零素粒子(星盟纪元基准能源),但粒子间结合方式异常,存在非自然干预的强相互作用力场。】
【信息编码模式识别:发现极其古老的、非标准星盟加密协议残留痕迹。协议编号模糊,近似于……“缄默议会”专属序列?】
【数据库比对结果:匹配度低于10%。相关数据区块……缺失。(关联记录:月影系统非核心数据库已剥离休眠)】
星椋的逻辑核心闪烁着冷静的光芒。结果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这能量并非自然形成,也非当前已知的污染变种,而是人造物,且其技术层级和保密级别极高,甚至可能涉及星盟最顶层的机密。
“缄默议会”?这个名称在它吸收的知识碎片中只出现过寥寥数次,皆与“最高裁决”、“禁忌科技”、“文明火种管控”等模糊概念相关联。
月影系统的缺失在此刻显得尤为突出。如果月影在,以其完整的星盟数据库,或许能解析出更多信息。一种基于逻辑推导的“迫切感”在星椋核心中生成。它需要更多数据。
它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极其纤细的意识波,沿着通道,向“摇篮”的纯净意识发出了一个清晰的、结构化的信息包,内容包含了对异常能量的初步分析结果以及一个谨慎的询问:“此能量源,是否记录?风险等级?”
“摇篮”的纯净意识波动在接收到信息后,出现了明显的迟滞和紊乱。仿佛一个沉睡了太久的人,被问及一个尘封噩梦的细节。庞大的意识洪流中,翻涌起一些模糊、破碎、带着恐惧意味的记忆片段,断断续续地传递回来:
【……禁区……不可触及……】
【……不是污染……是……“囚笼”……】
【……遗忘……是保护……星盟最后的……封印……】
【……错误……泄漏……危险……】
这些信息碎片不仅没能解惑,反而增添了更多的迷雾和沉重感。“囚笼”?“封印”?星盟在“摇篮”这艘生态方舟内部,封印了某种东西?这东西甚至需要被“遗忘”来保护?
星椋立刻将“禁区”、“囚笼”、“封印”等关键词提升至最高警报级别。它开始重新评估“摇篮”内部的状况:除了需要净化的污染,还可能存在一个被星盟亲自封印的、未知的古老威胁。而这个封印,似乎因为之前的激烈战斗、通道的建立或是污染本身的侵蚀,出现了极其细微的松动。
就在星椋全力分析并试图与“摇篮”意识进一步沟通时,另一股微妙的波动从下方传来——源自深度沉睡中的林夜。
那丝异常能量,如同一个不合时宜的音符,虽然被星椋隔离,但其独特的“存在感”依然穿透了层层屏障,触动了林夜正在潜意识中整合的星盟高等知识,特别是那些关于“能量本质”与“意识映射”的复杂碎片。
林夜的意识海并未苏醒,但却进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 “深度共鸣”状态。
他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无意识地、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开始主动构架。
在他的识海中,那些沉淀的知识星辰被调动起来,与星椋传来的关于异常能量的分析数据、以及自身那丝翠金权限之力相互交织。一个模糊的、非视觉的心象模型被构建出来:
那是一个位于无尽黑暗深处的、由无数不断重组、闪烁着冷光的几何符文构成的复杂结构。它不像生物,也不像机器,更像一个纯粹由规则和力场构成的牢狱。结构表面,一道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裂隙正在缓缓弥合,但那缕异常能量,正是从这弥合瞬间被挤压出来的“余烬”。
同时,另一个更加微小、但却让林夜潜意识产生强烈牵引感的心象浮现:那是一片位于他意识海边缘的、布满裂纹的暗色水晶(月影),其内部一点微弱的萤火,似乎与那遥远“牢狱”的某种基础频率,产生了极其遥远的、断断续续的……共鸣?
这两个心象的浮现,伴随着大量无法理解的公式、定理和警告信息,如同潮水般冲刷着林夜的潜意识。他无法理解全部,但一种最原始的直接烙印形成了:
1. “摇篮”深处有“古狱”,其内封存之物,极度危险。
2. 月影的沉寂状态,或许与这“古狱”的某种底层技术存在未知关联。
这些模糊的“认知”和“心象”,并非通过语言,而是通过那高达91%的共生融合度,如同无声的涟漪,传递到了星椋的高等智能意识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