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秋,一场蓄谋已久的雷霆风暴,终于降临在司隶大地。生擒曹休、重创其援军的辉煌胜利,如同砸向曹操帝国中枢的一记重锤,使得洛阳这座千年帝都的门户,彻底洞开。
一、 兵不血刃,龙旗入洛
消息传回襄阳,林羽当机立断,不再犹豫。他亲率三万精锐,以周猛为先锋,黄忠、魏延为左右翼,庞统为军师,浩浩荡荡,北出南阳,直扑洛阳。沿途,新归附的博望、西鄂等城望风归降,提供粮草。大军锋镝直指洛阳。
此时的洛阳,因主将曹休被擒,群龙无首,守军士气低落。加之“谛听营”早已在城内散布“林将军奉天讨逆,只诛曹党,不伤百姓”的舆论,并暗中联络了部分心向汉室或对曹操不满的旧臣、士族。当林羽大军兵临城下时,城内并未出现誓死抵抗的景象。在部分官员的暗中策应下,洛阳西门守将竟主动开城迎降。
建安九年九月初八,林羽大军进入洛阳城。他没有举行盛大的入城式,而是第一时间派兵控制府库、武库、官署,张贴安民告示,严明军纪,秋毫无犯。同时,将曹休及其被俘的主要将领,由精锐部队严密押解,送往襄阳大牢,严加看管。林羽深知,洛阳虽得,然根基未固,曹操主力犹存,许都近在咫尺,此刻绝非得意之时。他入住原大将军府(已空置),立刻与庞统、诸葛亮(通过快马通信)商议如何稳定洛阳局势,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战果。占据洛阳,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战略优势,更在政治上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象征意义,尽管天子仍在许都,但这座帝都的易主,已向天下昭示:曹操的权威,并非不可撼动。
二、 英雄归来,母女团聚
几乎在林羽进入洛阳的同时,另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襄阳城外。这正是由吕玲绮、马岱、马云禄护送,成功从许都救出严氏、貂蝉的队伍。
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吕玲绮利用内线,摸清了曹府内院守卫换防的规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与数名死士翻越高墙,潜入囚禁之地。她们的行动几乎完美,却在撤离时,因貂蝉身体虚弱,行动稍缓,被一队巡夜的曹军精锐察觉。一场激烈的巷战在许都深夜的街巷中爆发。吕玲绮、马岱、马云禄皆奋勇当先,尤其是马云禄,西凉铁骑的悍勇展现无遗,弓马娴熟,连斩数名曹军追兵。最终,在预先安排的接应点和“谛听营”内应的拼死掩护下,一行人且战且退,凭借马岱部下的精锐骑兵的机动性,冲破了许都外围的封锁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此后一路换马疾驰,避开官道,绕行险峻,终于安全返回。
当吕玲绮扶着母亲严氏和姨娘貂蝉踏入襄阳州牧府时,在场众人无不动容。严氏历经磨难,容颜憔悴却难掩贵气;貂蝉虽年华已逝,风姿依旧绝世,眉宇间带着深深的疲惫与一丝解脱。周芷亲自出面,将二人安置在清静雅致的别院,派专人悉心照料。
吕玲绮拜见林羽,未及开口,已是热泪盈眶。林羽亲自扶起她,郑重道:“玲绮,你辛苦了!此乃奇功一件!好生休息,陪伴母亲。日后,荆州军中,必有你一方天地!” 吕玲绮的归来,不仅带来了其母辈,更带回了一股为父复仇、誓抗曹贼的决绝之气,极大地激励了荆州军民的士气。
三、 趁势东进,蚕食吴疆
就在林羽注意力集中于洛阳,曹操忙于应付河北、西北烂摊子之时,荆州东线,一场针对孙权的隐秘行动,也在悄然进行。
根据诸葛亮与庞统的策划,利用刘璋在宜都等地与东吴的持续摩擦牵制了吕蒙部分兵力,以及曹操压力导致孙权不敢全力西顾的时机,林羽密令江夏太守文聘,以“剿灭越境骚扰我民的江东水匪”为名,出动水陆军队,对东吴控制的下雉、蕲春等长江北岸据点发起了突袭。
这些据点守军原本不多,又猝不及防,在文聘麾下蔡瑁、张允等熟悉水战将领的猛攻下,迅速溃败。荆州军占领这些据点后,立刻加固城防,迁移人口,造成既成事实。文聘对外宣称此举仅为保境安民,并无意与吴侯为敌。孙权闻讯大怒,斥责荆州背信,但此刻他既要防备合肥张辽,又要应付西线刘璋的纠缠,实在无力发动大规模报复,只能强忍怒火,增兵柴桑,严令周瑜加强戒备。荆州兵不血刃,将势力范围向东推进了数十里,进一步压缩了东吴在长江中游的活动空间。
四、 荆楚才俊,崭露头角
在内政建设与势力扩张中,马良与伊籍这两位新晋重臣,展现出卓越的识人、用人才能。他们在巡查各郡县、处理政务的过程中,发掘并举荐了数位才干突出之士:
* 宜城陈震(字孝起):出身寒微,然精通律法,处事干练,被马良发现于宜城小吏中,举荐为南郡郡丞,协助处理刑名钱谷,政绩斐然。
* 襄阳冯习(字休元):原为军中司马,勇猛善战,尤擅山地行军,被伊籍举荐给黄忠,任为巴东郡都尉,负责训练山地步兵,成效显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