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城被围半月有余,时值盛夏,护城河因久未降雨而水位下降,城墙上的破损在烈日下触目惊心。城内粮草日渐匮乏,军心浮动,而城外荆州军连营百里,土山高过城垣,投石车日夜不休地轰鸣, 不停地消耗着守军的意志。
一、 城下逼战,渊为质
这一日清晨,荆州军大营战鼓雷动,却不是进攻的号角。林羽亲率大军出营,在许昌南门外一箭之地列阵。阵前,一面“林”字大纛旗下,夏侯渊被缚于一根高杆之上,虽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却依旧昂首挺立。
林羽策马出阵,身后跟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他望向城头那个熟悉的身影——独目炯炯,按剑而立的大将夏侯惇。
“夏侯元让!”林羽声音沉浑,透过号角传上城头,“可还认得城下之人?”
夏侯惇独眼瞬间瞪圆,血丝遍布,握住剑柄的手青筋暴起,几乎要将剑鞘捏碎:“林羽小儿!安敢如此辱我兄弟!”
“元让兄!”不待林羽再言,被缚的夏侯渊竟奋力抬头,嘶声喊道:“莫要管我!紧守城池!渊此生能与你为兄弟,死而无憾!”
此言一出,城上城下,无数将士为之动容。夏侯惇虎目含泪,身体微微颤抖。
诸葛亮羽扇轻摇,适时开口,声音清越却字字诛心:“夏侯将军,骨肉情深,着实令人感佩。然,将军可曾想过,你与妙才将军在此浴血搏命,曹公在邺城可曾有一兵一卒来援?近日邺城流言,皆言曹公欲弃许昌,北遁以避锋芒。将军之忠,可曾换来曹公之信?若许昌终不可守,将军与妙才玉石俱焚,于国何益?于家何补?”
林羽接话,语气不容置疑:“元让,朕敬你是个英雄。今日,朕给你一个机会。出城与朕麾下大将公平一战!若你胜,朕即刻释放妙才,退兵十里,容你整顿城防。若你败,则许昌开城归降,朕保证不伤你兄弟及满城军民性命!若你拒不出战,休怪朕……即刻将妙才城前正法,而后全力攻城,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二、 元让出城,独眼搏命
城头上一片死寂。所有守军的目光都聚焦在夏侯惇身上。副将满宠欲劝阻,却被夏侯惇挥手拦住。他看着城下生死与共的族弟,又回头望了望身后疲惫惶恐的士卒,独眼中闪过决绝之色。
“开城门!”夏侯惇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
“将军!”满宠惊呼。
“不必多言!我若不出,妙才必死,军心亦溃!林羽虽非善类,然其当着两军之面许诺,尚有几分可信。此战,关乎我兄弟性命,更关乎许昌存亡!”夏侯惇披甲持枪,单骑出城!
城门缓缓开启,吊桥放下。夏侯惇一人一骑,如离弦之箭,冲出许昌,在阵前勒马,长枪直指林羽军阵:“夏侯元让在此!何人敢与我一战!”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哇呀呀怪叫一声,挺丈八蛇矛便要出阵。林羽却微微摆手,目光看向身旁另一员大将——黄忠。黄忠会意,拍马舞刀而出,声若洪钟:“南阳黄汉升,特来领教夏侯将军高招!”
两员老将,皆是当世虎臣,瞬间战在一处。刀光枪影,马蹄翻飞,激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城上城下,鼓声震天,呐喊如潮。夏侯惇救弟心切,枪法愈发凌厉;黄忠老而弥坚,刀法沉稳如山。这场单挑,已不仅是武艺的比拼,更是意志与命运的较量。
三、 北线策应,文长施压
就在南门激战正酣之时,许昌北面,魏延率领的北路军并未闲着。根据既定策略(庞统虽在营中策划,但明面上由魏延独当一面),魏延大张旗其旗鼓,对官渡方向发起猛烈佯攻,并派精锐骑兵迂回骚扰许昌北郊,制造大军即将合围的态势,进一步牵制曹仁兵力,使其无法南下支援许昌,也从北面给夏侯惇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 合肥败讯,雪上加霜
激战至正午,一骑快马自东南方向狂奔至林羽中军,信使带来紧急军报:“陛下!江东周瑜猛攻合肥,守将许褚力战不支,合肥已失!许褚将军重伤,率残部退往寿春!”
消息迅速在军中传开,荆州军士气大振!诸葛亮立即对城下奋战的夏侯惇高喊:“夏侯将军!合肥已失,淮南门户洞开!曹氏大势已去,将军还要做无谓的挣扎吗?”
夏侯惇闻言,心神剧震,枪法不由一滞。黄忠抓住破绽,大刀猛劈,震得夏侯惇手臂发麻,险些长枪脱手。败讯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夏侯惇的斗志。
五、 刀下归降,许昌易主
夏侯惇虚晃一枪,拨马跳出战圈,勒马喘息,独眼望向城下高杆上的夏侯渊,又回望硝烟弥漫的许昌城,最终,他长叹一声,掷枪于地,滚鞍下马,对林羽方向单膝跪地:“夏侯元让……愿降!只求陛下信守诺言,保全我弟及满城军民!”
林羽见状,亲自策马向前,沉声道:“朕一言九鼎!元让请起!”随即下令:“释放夏侯妙才!鸣金收兵!接受许昌归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