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夏,蝉鸣聒噪,荆襄大地暑气蒸腾。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襄阳城内涌动的人心与悄然布下的棋局。林羽的势力如日中天,一招招精妙的软刀子,正无声无息地割裂着潜在的对手,巩固着自身的霸业根基。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实施高阶政治谋略“亲情羁縻”,触发连环事件“金锁江东”!策略成功率与后续影响,将取决于执行细节与敌方应对。】
一、 喜讯东传,金锁襄阳
这一日,州牧府内传出确凿消息:次主母孙尚香经医官署华佗确诊,已怀有身孕。林羽闻讯大喜,厚赏左右,并立即召集诸葛亮、庞统商议。
“尚香有孕,此乃天赐良机,亦是绝佳借口。”林羽目光锐利,“孤欲遣使大张旗鼓前往建业,向东吴报喜,并盛情邀请吴国太(孙权之母)、乔国老(二乔之父)、以及大乔(乔莹)夫人携其幼子(孙策遗孤),前来襄阳探望尚香,共享天伦之乐。”
庞统闻言,抚掌笑道:“主公此计大妙!名为探亲,实为羁縻!吴国太乃孙权之母,乔国老德高望重,大乔更是孙策遗孀,身份特殊。此三人若至襄阳,孙权投鼠忌器,周瑜纵有万丈怒火,亦不敢轻举妄动!此乃一举三得:一可安尚香夫人之心,稳固孙林联盟表象;二可扣留重要人质,极大制约孙权;三可……嘿嘿,必气煞那周瑜小儿!”
诸葛亮亦颔首补充:“此计贵在自然。需选派能言善辩、熟知江东人情之中正之士为使,礼品务极丰厚,言辞务必恳切,尽显孝道亲情,令孙权难以拒绝。”
计议已定,林羽即命伊籍为正使,马良为副,携重礼及孙尚香亲笔家书,乘大船东下,前往建业。使者队伍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唯恐江东无人不知。
消息传到建业,吴国太爱女心切,闻女儿有孕,喜不自胜,执意要前往探望。乔国老亦觉荣宠。大乔自孙策死后,在江东处境微妙,亦有借机离开是非之地之意。孙权虽觉蹊跷,但母命难违,加之表面联盟关系,若强行阻止,必遭非议,只得应允,但心中疑虑更深,嘱咐周瑜暗中加强戒备。
一月后,吴国太一行在江东精锐护卫下抵达襄阳。林羽亲率文武出城迎接,礼仪极尽隆重,将吴国太安置于精心修缮的旧日刘表别苑,乔国老、大乔等亦各有妥善安排,日日宴饮,游览荆襄胜景,极尽地主之谊。然而,随行江东护卫的行动范围被巧妙限制,与外界联络亦受“保护性”监控。一场温情脉脉的“软禁”,悄然开始。
果然,消息传回江东,周瑜闻之,洞悉其谋,气得当场摔碎心爱古琴,怒道:“林羽小儿,安敢如此!此乃绝户之计也!” 却因吴国太等在对方手中,投鼠忌器,徒呼奈何。孙林联盟的裂痕,因此事而进一步加深。
二、 离间加深,子瑜危局
与此同时,对诸葛瑾的离间计进一步深化。“谛听营”在建业散播的谣言愈演愈烈,甚至伪造了所谓的“诸葛瑾与曹魏旧部密信”的“铁证”,通过某些渠道“不经意”地落入孙权亲信张昭、吕蒙等人手中。
孙权本就多疑,接连收到“密报”,对诸葛瑾的信任降至冰点。先是削其部分权柄,后又在重要议事时对其建言置之不理,甚至当众斥责。诸葛瑾如坐针毡,深知处境险恶,却苦无良策自辩,终日忧惧。
而潜伏在建业的“谛听营”精锐,已做好万全准备,一旦孙权有对诸葛瑾下手的迹象,便立即启动预案,不惜一切代价护送诸葛瑾一家秘密撤离江东。一场关乎一位大才命运的暗战,在建业的阴影下紧张进行。
三、 招贤鼎盛,新星璀璨
襄阳招贤馆,因林羽势大和系统加成,迎来了新一轮的人才高峰。除之前投效的邓艾、陆逊、甘宁等人渐露头角外,又有不少英才来投:
*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原为曹操部曲,洛阳之战后流落荆州,因通晓汉中地理,被魏延发掘,荐于徐庶,授为牙门将,随军参谋。
*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少年英杰,慕名来投,因其沉稳有度,被诸葛亮看中,留在身边培养。
* 马忠:巴西阆中人,弓马娴熟,有胆略,投入黄忠麾下。
* 郭攸之:南郡人,性素和顺,精通典制,被向朗举荐,入州牧府负责文书法典。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使得林羽的人才梯队更加完善,文武兼备,老中青三代结构合理,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系统提示】:招贤馆持续效应触发,获得特质【薪火相传】(人才培育速度+20%,年轻将领谋士成长率提升)。】
四、 益州渗透,暗流汹涌
西线,在徐庶、法正、张松的精密配合下,对益州的渗透已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
* 军事层面:超过三千名精锐士卒,以各种身份潜入益州各要害地区,暗中结成网络,储备军械,绘制地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