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侍立在暖阁的珠帘旁,目光随着那枝红梅在席间流转,看着女先生击鼓的手法出神。那鼓点时而如更漏滴答,时而如炒豆迸溅,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又如电光忽闪。那红梅在众人手中传递,花瓣簌簌落下,在烛光里泛着柔光。
正当鼓声渐密时,那枝红梅恰传到贾母手中,鼓声戛然而止。
满堂顿时响起一片笑声,贾蓉忙捧了鎏金酒壶上前斟酒。
自然老太太先喜了,我们才托赖些喜。王夫人含笑说道,眼角却不着痕迹地瞥了凤姐一眼。
贾母接过酒杯,却不急着饮,只笑道:这酒也罢了。只是这笑话倒有些个难说。
凤姐儿凑趣道:老太太的笑话比我们的还好还多,赏一个,让我们也乐一乐。
我瞧见邢夫人低头抿茶,尤氏与李纨交换了个眼色。这席间的暗流,倒比台上的戏文还要精彩几分。
贾母将酒杯轻轻放下,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众人:并没什么新鲜发笑的,少不得老脸皮子厚的说一个罢了。
她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追忆:一家养了十个儿子,娶了十房媳妇。惟有那第十个媳妇聪明伶俐,心巧嘴乖,公婆最疼......
说到第十个媳妇时,贾母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掠过凤姐。我忽然想起前儿在廊下听见几个婆子议论,说琏二奶奶管家太严,惹得底下人怨声载道。
成日家说那九个不孝顺。贾母继续说着,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这九个媳妇委屈,便商议说:‘咱们九个心里孝顺,只是不像那小蹄子嘴巧......’
暖阁里静得出奇,连烛花爆裂的声音都听得见。我看见王夫人垂眸整理着衣袖,薛姨妈则端起茶盏轻轻吹着。
贾母继续讲故事。当说到孙行者出现时,她特意顿了顿,环视众人:这原故幸亏遇见我,等着阎王来了,他也不得知道的。
凤姐听得入神,手中的帕子不觉攥紧了。我见她额上沁出细汗,忙示意小丫头递过温毛巾。
......因为撒了泡尿在地下,你那小婶子便吃了。贾母说完,满堂顿时哄笑起来。
凤姐第一个笑道: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
尤氏和娄氏都笑向李纨道: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
在一片笑声中,我瞧见贾母虽也笑着,眼底却闪过一丝怅惘。她端起那杯酒,轻轻抿了一口,对鸳鸯低语:这笑话,还是当年张道士在时说的......
鸳鸯会意,轻声回道:老太太记性真好。
我默默上前,替贾母续了热茶。忽然明白,这看似寻常的笑话里,藏着多少往事。那个聪明伶俐的第十个媳妇,何尝不是在影射如今府里某些得宠的人?而贾母特意提起张道士说过的笑话,更是在暗示:这些家长里短、明争暗斗,她早已看得分明。
我冷眼瞧着,见王夫人虽也笑着,眼神却有些发冷。薛姨妈打着圆场: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
贾母端起酒杯,缓缓饮尽,对鸳鸯低语:去把我那对翡翠镯子取来,赏给凤丫头。
鸳鸯会意,悄声退下。我见邢夫人的笑容僵在脸上,尤氏则低头整理起衣襟。
鼓声再起,红梅继续传递。我上前为贾母添茶时,她忽然轻声道:这些年,难为凤丫头了。
老太太这笑话,明着是取乐,暗里何尝不是在为凤姐立威?那九个媳妇,指的正是府里那些暗中算计的人。而猴儿尿的比喻,更是警告众人:凤姐的得宠,自有其道理,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
凤姐接过鸳鸯送来的翡翠镯子,眼圈微微发红:谢老祖宗赏。
贾母拍拍她的手:你是个明白孩子。
我手中捧着填漆茶盘,目光不经意间扫见几个小丫头正挤眉弄眼地朝女先生使眼色。其中一个穿桃红比甲的小丫头悄悄比了个手势另一个便以帕,掩口轻咳一声那女先生便会意地微微颔首。
鼓声再起时,我注意到女先生的节奏变得格外刁钻。鼓声忽急忽缓,那枝红梅在众人手中流转。待到第二遍传至凤姐手中时,小丫头们果然齐齐咳嗽起来。鼓声应声而止,满堂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这可拿住他了!宝玉第一个拍手笑道,快吃了酒,说一个好的。
凤姐佯装无奈地饮了酒,眼波却流转着狡黠的光: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子赏灯吃酒......
她故意拖长了调子,把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念得抑扬顿挫。我瞧见邢夫人的嘴角微微抽动,尤氏则低头摆弄起手中的帕子。
......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凤姐越说越快,如珠落玉盘。众人早已笑倒,唯独王夫人端着茶盏,唇角虽弯,眼中却无笑意。
尤氏笑骂道:你这贫嘴,又不知要编派谁呢。
凤姐作势起身:人家费力说,你们混我,就不说了。
贾母忙道:你说,你说。底下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