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清华园,荷香袅袅,蝉鸣聒耳。然而,招生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处的气氛,却因一封来自香港的国际航空邮件而变得微妙且凝重。
招生办主任李国华教授拆开那个朴素的信封,首先滑落的是一份措辞正式、格式规范的申请函——新生肖镇,申请不参加为期一年的新生军训。
紧接着,一份由香港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出具的、盖有鲜红印章的医生证明复印件,详述了申请人因“既往特殊病史及身体机能特质,需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及模式化的常规军事训练,以确保身心健康”的医学建议。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寂。
“果然……”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下意识地低语,道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
天才总是特殊的,但这位尚未入学就已光环加身的状元,其“特殊”程度显然超出了常规预期。
李主任推了推眼镜,眉头微蹙,将邮件递给身旁的学生处处长李梅。“李处长,你也看看。这位肖镇同学,还真是给我们出了第一道考题。”
李梅快速浏览完毕,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满分状元,菲尔兹奖得主,现在又加上一份免训申请。李主任,这事儿恐怕不是我们两个部门能单独决定的。”
“立刻整理材料,向校领导汇报。”李国华当机立断,“同时,联系一下肖镇同学的家里,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沟通。
还有,他的档案里提到父亲是总参的肖正堂同志?必要时,可能也需要与军方沟通一下这个特殊情况。”
消息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清华高层荡开涟漪。校长、书记亲自过问,教务、学生工作、体育军事教研室等相关部处负责人被紧急召集开会。
会议上,意见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军训是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是锤炼学生意志、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的重要环节!”一位负责军训工作的老教授态度坚决,“不能因为成绩好、有奖项就搞特殊化!如果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其他学生纷纷效仿,军训制度威严何在?”
“王老,您说得有道理。”李梅处长试图缓和气氛,“但肖镇同学的情况确实特殊。且不说他那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香港医院证明,单就他菲尔兹奖得主的身份,其思维方式和研究习惯可能就与标准化、集体化的军事训练存在一定的……冲突。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因材施教?
还有一个情况,香港科技大学就是他妈妈大禹国际投资集团自己成立的私立大学,我们这边拒绝信不信人家直接不读我们清华,直接去自家大学读书了!”
“因材施教不等于放弃基本要求!”另一位领导反驳,“身体原因可以适当照顾,但完全免训,影响太大。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他参加部分适应性训练,或者安排一些文书、后勤类的服务工作来代替?”
“问题是,他的医生证明明确建议‘避免’。”李国华主任指着证明文件上的关键词,“而且,我们是否评估过,如果强行要求他参加,万一真的引发健康问题,或者导致这位国宝级的天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影响后续学业,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的父亲肖正堂同志就在总参,应该更能理解军训的意义和必要性吧?是否可以请他做做孩子的工作?”有人提议。
“据了解,肖正堂同志正在负责极其重要的国家绝密项目协调工作,恐怕无暇分身。
而且,从肖镇同学的申请材料来看,这很可能是他个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家庭影响或许有限。”
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主持会议的副校长拍板:“肖镇同学的情况极为特殊,是我国教育史上罕见的个案。
我们不能简单用现有规章制度去‘卡’,但也不能毫无原则地批准。
这样,第一,由学生处和招生办组成联合小组,正式与肖镇同学及其家长进行远程沟通,深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真实想法。
第二,提请学校医学专家委员会对这份香港的医院证明进行复核评估。
第三,将此事形成专项报告,上报教育部相关部门备案和征求意见。
在得到明确指示和达成更稳妥方案前,暂不批准其免训申请,但也暂不安排其编入军训连队。”
就在清华园内为如何安排这位特殊新生而忙碌时,香港太平山的庄园里,肖镇正享受着考后难得的清闲。
他对于清华可能出现的反应似乎早有预料,显得气定神闲。
清华不留爷。自有科技大敞开怀抱欢迎他,没看到高锟校长都亲自来太平山邀请了嘛。
“妈,清华那边估计很快会来电话。”他喝着冰镇果汁,对文云淑说。
文云淑看着儿子,眼神里既有骄傲也有一丝担忧:“小镇,妈妈支持你的决定。身体和学习方式最重要。
不过,如果学校有他们的难处,我们也可以适当沟通,看看有没有折中的办法。毕竟,大学和中学不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