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急促叫声让苏明远心中紧绷,他小心地将密信藏好,然后缓缓走向门口。透过门缝看去,只见一个身着官服的年轻人正在门外徘徊,神色极其焦急。
你是何人?找我何事?苏明远隔着门问道。
在下王子韶府中书办刘景,奉命前来传话!那人急切地说道,苏举人,请速速收拾行装,立即随我前往京师!
苏明远愣住了。京师?那不是指汴梁城吗?可他本来就在汴梁城啊。
刘先生,此话怎讲?我本就在汴梁城中。
苏举人误会了!刘景连忙解释,您现在所在的只是汴梁外城,而会试要在京师内城的贡院举行。按照朝廷新的规定,所有参加会试的举人都必须提前三日入住内城指定的会馆,接受统一管理!
这个消息让苏明远大吃一惊。原来他这段时间居住的地方只是汴梁的外城,真正的京师还在更深处。而且朝廷居然要求所有举人提前入住指定地点,这明显是为了防范那些舞弊行为。
那我需要准备什么?苏明远问道。
只需带上日常用品和书籍即可,其他一切都由官府提供。刘景说道,不过时间紧迫,请苏举人速速收拾,马车已在门外等候。
苏明远心中闪过无数念头。这种突然的安排,很可能是朝廷为了应对犯罪团伙而采取的紧急措施。但这样一来,他与朝廷官员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而且那些重要的证据也无法及时传递。
刘先生,能否稍等片刻?我有一封重要书信需要寄出。
刘景为难地看了看天色:苏举人,时间真的很紧。王大人说了,必须在戌时之前赶到内城,否则就会影响会试资格。
苏明远心中一急,但又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他灵机一动:那这样吧,我写封简短的家书,托刘先生代为寄出,可否?
这个...好吧,但请快些。刘景勉强同意。
苏明远连忙进屋,匆匆写了一封看似普通的家书,实际上却用暗语将目前的紧急情况告知李元德。他将这封信交给刘景,然后快速收拾了几件必需品。
离开住处时,苏明远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他居住了数月的地方。这里见证了他从一个单纯的举人,逐渐成长为能够在复杂政治环境中周旋的人。而现在,他即将踏入更加核心的权力中心,面对更大的挑战。
马车穿过几道城门,苏明远透过车窗观察着沿途的景象。随着越来越深入城市中心,建筑变得更加恢宏,街道变得更加宽阔,行人的服饰也越来越华贵。这才是真正的京师气象。
苏举人,前面就是皇城了。刘景指着远方一道高大的城墙说道,看到那些黄色的琉璃瓦了吗?那里就是皇宫。
苏明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夕阳的映照下,那些金黄色的瓦片闪闪发光,宛如天宫一般。那种威严和神秘,让他这个来自乡村的举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这就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啊。他不禁感慨道。
是啊,刘景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这些臣子,能够在天子脚下为朝廷效力,实乃三生有幸。
马车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前。这里就是专门为会试举人准备的贡士会馆。
会馆占地极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门前车马如龙,显然已经有不少举人到达。苏明远下车后,立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苏举人,请随我来办理入住手续。刘景引导他走向正门。
办理手续的过程异常严格,不仅要检查举人凭证,还要进行详细的身份核实。苏明远注意到,负责登记的官员都佩戴着特殊的标识,显然是专门为此事调派的人员。
苏明远,籍贯何处?师承何人?乡试第几名?负责登记的官员一一询问。
苏明远如实回答,官员对照着手中的册子仔细核实,然后在一张名单上画了个圈。
很好,苏举人请到甲字第十三号房间。官员递给他一块木牌,这是您的房间标识,请妥善保管。
在一个小吏的引导下,苏明远来到了自己的房间。这是一间布置简洁但用料上乘的客房,有床榻、书案、茶具等基本设施,比他之前的住处要豪华许多。
苏举人,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叫我。小吏恭敬地说道,不过请注意,会馆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意外出,也不得私自会客。
这个规定证实了苏明远的猜测——朝廷确实是要将所有举人集中管理,防止外界势力的干扰。
安顿下来后,苏明远走到窗前,观察着会馆内的情况。院中有不少举人在散步交谈,从他们的衣着和谈吐来看,大多出身不凡。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才子俊杰,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正当他观察之际,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高文轩正在院中与几个人交谈,神情看起来有些紧张。
苏明远心中一动。高文轩既然也被安排到这里,说明朝廷并没有对他采取特殊措施,这证明犯罪团伙的身份还没有完全暴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