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她的话音,墙上的光影中,开始出现一幅幅令人瞠目结舌的图案。
“这些,”宋欣瞳的手指在屏幕上指点着,一边写写画画,一边耐心讲解,“是悬浮重型坦克、无人机航母、高空战略预警机、近地轨道空间站……它们并非臣凭空臆想,而是基于现有科技水平,所能达到的星球级顶尖武器配置。当然,这些武器本身,也是分等级、分层次的。”
她首先调出一幅悬浮重型坦克的三维立体图,图上的坦克造型狰狞而充满力量感,绝非这个时代任何一种陆地兵器所能比拟。
“譬如这悬浮重型坦克,”宋欣瞳的声音带着一丝自信,“其最高配置型号,飞行高度可达五千米,有效载重五百吨。主炮可搭载560毫米口径全自动舰载炮,射速惊人。车身采用特种合金装甲,其防御能力,足以无视目前主流的巡航导弹打击,即便是最先进的穿甲弹,对其也无可奈何。它具备360度无死角转向能力,空中机动性极强,飞行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亚光速。”
“嘶——”
“亚光速?!”
“宋丞相是在说书吗?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恐怖的兵器?”
宋欣瞳的话音未落,下方的几位老臣便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兵部尚书耿中庸更是直接皱起了眉头,沉声质疑:“宋丞相,老臣戎马一生,也算见识过不少奇珍异宝、神兵利器。可你这‘亚光速’悬浮坦克,未免也太过匪夷所思了些?莫说制造,便是驱动它达到亚光速,所需的能量从何而来?空中转向,又如何克服那恐怖的惯性?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信与嘲讽,仿佛在听一个孩童的荒诞幻想。
户部尚书郭子仪也跟着摇了摇头,抚着自己的山羊胡,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耿尚书所言极是。宋丞相,老夫并非有意泼冷水。单说这‘最高配置’的悬浮重型坦克,您刚才说……仅仅所需材料,保守估计就要五十亿大舜元?” 他特意加重了“五十亿”三个字,眼神中充满了戏谑,“我大舜王朝全年的国库收入,也不过五亿。一辆坦克,就要耗费十年的国库收入?宋丞相,您这是打算让我大舜王朝,倾家荡产去造这么个……呃,‘空中铁疙瘩’吗?”
郭子仪的话,如同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立刻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礼部尚书王安田放下茶盏,慢悠悠地说道:“郭尚书此言有理。治国之道,在于以德服人,以礼教化。穷兵黩武,只会民不聊生,国祚衰微啊。宋丞相年纪轻轻,还是要多研习圣人经典,少琢磨这些奇技淫巧,杀伐凶器为好。”一副痛心疾首、好为人师的模样。
吏部尚书文天祥则微微蹙眉,沉声道:“宋丞相,我大舜人才凋零,工匠虽有,却也未必能造出您口中这些……‘星球级顶尖武器’。就算图纸完备,材料充足,人手呢?难道要让文臣去打铁,让秀才去造炮吗?”
就连一直沉默的左丞相柳宗安,也忍不住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一丝威严:“宋爱卿,老夫知道你心忧国事,锐意进取。但军国大事,非同儿戏。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啊。还需三思而后行。”
一时间,质疑声、嘲讽声、规劝声此起彼伏,矛头直指宋欣瞳。六位老臣,如同六座顽固的大山,试图将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
主位上的赵衡面色平静,并未立刻表态,只是将目光投向宋欣瞳,眼神中带着一丝鼓励与探寻。他想看看,这位自己寄予厚望的年轻丞相,将如何应对这阵质疑的狂风暴雨。魏玄龄则依旧闭目养神,仿佛入定一般,只是嘴角那若有若无的微笑,表明他对宋欣瞳充满了信心。
面对群起而攻之的局面,宋欣瞳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了一抹浅浅的、带着几分玩味的笑容。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五位情绪激动的老臣,最后定格在最先发难的兵部尚书耿中庸身上。
“耿尚书,”宋欣瞳的声音依旧清脆,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您说亚光速匪夷所思,惯性无法克服。那么,请问您,百年前,可有人相信人类能飞上蓝天?五十年前,可有人相信相隔千里能闻其声、见其人?观星阁能观天象,测星辰运转,其原理在普通人看来,岂非也是‘匪夷所思’?”
她顿了顿,不等耿中庸反驳,继续说道:“科技的魅力,便在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亚光速是最高理论值,是目标,是方向。我们现阶段,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即便只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速度,其在战场上的威力,也足以颠覆现有的战争模式!至于惯性,我会在设计中加入反重力引擎与矢量推进系统,这些,稍后我会详细解释其原理与可行性。”
接着,她的目光转向户部尚书郭子仪,笑容变得有些狡黠:“郭尚书,您真是一语中的。五十亿一辆的顶配悬浮坦克,我们现在确实造不起,也不需要造。那是战略威慑,是最终目标。我们现阶段要造的,是简化版,是符合我们当前工业水平和财政状况的‘性价比之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