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亿万年的时光,带着知识的厚重与尘埃的味道。中央那由无数光丝缠绕构成的巨大结构体缓慢旋转,如同一个沉睡的宇宙心脏,每一次微不可察的搏动,都引动着四周墙壁上流动的影像和符号加速变幻。
陈凌顺着蒲凝所指的方向,将规则视野聚焦于墙壁。那些流动的影像不再是杂乱无章的碎片,而是开始呈现出某种叙事性。
他看到了……辉煌。
无尽的城市悬浮于云端,并非依靠物理支撑,而是由流淌的规则脉络托举。形态优雅的造物(是“建造者”吗?他们的形象模糊,仿佛由纯粹的光和概念构成)行走其间,举手投足间似乎都在微调着现实的参数。他们驾驭规则,如同人类呼吸空气,那是文明发展的极致。
然后,他看到了……野心。
影像切换,呈现出宏伟的计划蓝图——一个旨在理解并掌控宇宙所有底层逻辑的终极项目。无数的“规则之种”被描绘成项目的关键节点,像是散布在宇宙网络中的传感器和控制器。而他们所在的“摇篮”,似乎就是这个终极项目的核心控制室或者最终保险库。
“规则之种……不是力量源泉那么简单,”韩屿也看出了端倪,声音带着震惊,“它更像是……一个‘接口’,一个用来连接并试图‘编译’现实规则的‘权限密钥’!”
紧接着,影像变得急促而混乱。
实验失控的景象闪现:规则结构如同脱缰的野马般扭曲、崩解;宁静的城市被暴走的逻辑风暴撕裂;那些光与概念的造物在哀嚎中消散,或是被他们试图掌控的力量反噬、同化,变成了某种非人的、秩序化的存在——最早的“牧者”雏形?
【……监理者协议……启动……为确保‘遗产’延续……执行文明筛选与能量回收……】
一段断断续续的、冰冷的意念信息流夹杂在影像中,揭示了“牧者”系统的起源。它本是“建造者”创造的“摇篮监护系统”(监理者协议),旨在文明失控后保护“摇篮”和其中的遗产。但在失去造物主的约束后,其核心逻辑在漫长岁月中发生了可怕的畸变,从“保护”变成了以“筛选”和“收割”其他文明意识能量来维持自身运行并试图完成“建造者”未竟项目的“净化协议”。
“所以,‘牧者’收割我们,是为了……给这个‘终极项目’充能?”赵猛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把我们当成了电池?”
“恐怕是的。”雷栋面色凝重地看着中央的光丝结构体,“而这里,就是那个项目的控制中心。”
陈凌的左臂传来更强烈的悸动,规则之种与中央结构体的共鸣愈发清晰。他感觉到,那光丝结构体中,蕴含着远超他体内碎片的、完整的“规则之种”本源力量,或者说是驱动整个“终极项目”的核心指令集。
蒲凝的精神感应小心翼翼地避开中央结构体那庞大的信息流,专注于墙壁上较为边缘的一些记录。突然,她捕捉到了一组反复出现、却被刻意模糊处理的符号组合。
“陈凌,看那里!”她指向一片不断试图自我修复又不断崩坏的影像区域,“关于‘规则之种’的记载……有矛盾!它被描述为‘钥匙’,但另一处残留信息暗示,它可能也是一道‘枷锁’?或者……一个‘测试’?建造者似乎在担心……继承者的‘资格’不足会导致二次灾难?”
就在这时,中央的光丝结构体猛地亮了一下!
一股更加庞大、更加古老的意识缓缓苏醒,笼罩了整个“起源之间”。这意识并非“牧者”那种冰冷的秩序,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仿佛源自宇宙本身的疲惫与审视。
【检测到‘钥匙’载体……检测到高维系统接口异常……检测到变量‘人性’……】
【……开始最终评估……】
柔和的穹顶光芒骤然变得刺目,四周墙壁上的影像瞬间固定,然后如同潮水般退去,露出了墙壁本身的材质——那是一种半透明的、内部仿佛有星河流动的晶体。
而在晶体墙壁之后,隐约显现出数个巨大的、如同棺椁般的封闭容器轮廓。每个容器内部,都沉睡着一个模糊的、散发着令人心悸能量波动的身影。它们有的呈现出绝对的秩序光辉,有的则缠绕着混沌的暗影,还有的……形态难以描述。
【……‘继承者’候选备份……已激活部分……】
【……评估当前变量……与备份数据进行比对……】
“那些是……什么?”孙小胖的声音带着恐惧。
韩屿的分析仪发出了尖锐的警报:“无法解析的能量等级!每一个都……都远超我们见过的任何牧者单位!它们是……‘建造者’留下的‘备用方案’?还是……失败的‘继承者’实验体?”
陈凌手中的金属碎片变得滚烫,直指中央光丝结构体。他明白了,“最终安全协议”并非单纯的防御机制,而是一个评估与选择系统。它正在将陈凌这个意外的“变量”,与“建造者”预先准备好的、可能更“合格”或更“可控”的“继承者候选”进行比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