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劫力:13.8/100.5】
数字艰难地爬升,每一次跳动都如同背负着沉重的枷锁,缓慢而滞涩。第十八次轮回重置后的那种无处不在的“虚弱感”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减轻,反而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存在着。林默蜷缩在部分坍塌的岩腔深处,狼耳捕捉着外界天命人并未远离的、规律而冰冷的脚步声,大部分意识却沉浸在对自身状态的残酷评估中。
感官灵敏度下降约百分之十至十五,神经反射延迟预估增加了零点零二秒,肌肉纤维响应精度出现细微偏差…这些变化极其微小,单独拎出来几乎无法察觉,但叠加在一起,却足以让他在生死一线的规避中失去那宝贵的毫厘之差。劫力获取效率的降低更是直观而致命,这意味他必须冒更大的风险、停留更长时间,才能积累起足以解析关键信息的“资本”。
存在的根基被那次彻底的抹除动摇了。死亡的代价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显现在账面上。
他必须更谨慎,更高效,更…珍惜每一次呼吸的机会。
外界,天命人的脚步声依旧在岩群外围规律地回荡,如同索命的钟摆。但这一次,林默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这脚步声的节奏…似乎与记忆中有些微不同?
并非明显的改变,而是某种极其细微的…顿挫感?就好像一段完美循环的代码,在某个极其不起眼的节点,被插入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冗余指令,导致整个循环周期产生了肉眼难以分辨的、但却真实存在的延长。
是因为系统稳定性持续下降带来的影响?还是…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般划过林默的脑海:是否因为自己经历了太多次轮回,对天命人的行为模式观察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以至于能够开始察觉到那些原本隐藏在绝对完美表象下的、极其细微的“磨损”或“变异”?
他立刻强行压下所有杂念,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不再是笼统地警惕那天命人的存在,而是如同一个最苛刻的调试员,开始以自己无数次死亡换来的记忆为基准,逐帧比对和分析着外界那个存在的每一个最细微的动静。
脚步声。对,就从脚步声开始。
他闭上眼,屏蔽其他感官干扰,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单调而恐怖的脚步声中。
嗒…嗒…嗒…
频率稳定,步幅均匀,这是基础。但…
在每一步落地的瞬间,那鞋底与地面接触并发力的细微声响,其音色…似乎比记忆中的模板,多了一丝极其难以察觉的…“涩”感?仿佛精密齿轮间混入了一粒微尘,虽然依旧顺畅运转,却产生了微不足道的摩擦杂音。
还有…每一步之间的间隔,用意识默默计时,似乎…并不绝对相等?存在着毫秒级的、看似随机但仔细品味似乎又有某种极弱规律可循的波动?是因为环境参数(如地面硬度、空气密度)的微小变化导致的适应性调整?还是其内部能量循环的不稳定性开始向外渗透?
【记录生存行为:‘极致专注分析高威胁目标行为模式’,劫力+1.5】
劫力的获取似乎比进行普通环境记录要高一些,系统鼓励这种深度的“观察”。
林默精神一振,继续深入。
他回忆起天命人攻击前的征兆。那极其细微的肩部沉坠和脚跟抬起。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透过石缝,死死盯住外面那个徘徊的玄色身影。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命人似乎因为目标丢失且环境存在干扰(塌陷的岩石、地衣酸味、可能还存在的地下蚀木蚁扰动),并未立刻离开,而是执行着某种扩大范围的扫描程序。
终于,在一次转身面向林默这个方向时,天命人的动作出现了极其短暂的停顿——那是一个标准的攻击前摇起始帧!
林默的瞳孔缩成针尖!
来了!
在他的高度专注下,他“看”得比任何一次都更加清晰:那肩部的沉坠,幅度似乎比记忆中最标准的状态,大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丝!而那右脚脚跟抬起的角度,也似乎有了微不可查的、小于一度的偏差!
就是这极其微小的偏差,导致其随后爆发突进的速度…似乎比理论上应该达到的峰值,慢了大约百分之零点五到百分之一!
这个差距太小了,小到在以往那种极致的死亡恐惧和高速对抗中,根本不可能被注意到!但在此刻,在这种相对“静态”的观察下,在他被逼到绝境、对每一丝细节都锱铢必较的剖析下,这一点点差异,被无限放大,清晰得令人心悸!
【记录生存行为:‘成功捕捉到高威胁目标行为模式微小偏差’,劫力+3.0!】
劫力跳升至17.3/100.5!奖励远超之前!
果然!他的观察是对的!天命人的行为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绝对完美!它正在产生极其细微的、但确实存在的“变异”或“磨损”!
是因为系统整体稳定性下降的牵连?是因为多次与自己这个“异常变量”交互所产生的不可预知的影响?还是其自身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类似于“熵增”的损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