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国,伯国,侯国都是由国王直接给以分封,实际上主权就像东周的诸侯国一样随天子的势力而变化。其后子爵viscount和男爵baron领土太小,不再称国。打开中世纪欧洲的版图,会看见很多伯国和公国。这些能够标在地图上的国,一般都是主权国家,它们往往是因为历史原因,脱离了国王的权威,由当地受封的大贵族管理并具有各种主权,但是显然达不到“某一民族的国家”这个水准,他们按照自己受封的头衔称公国或伯国。这些军阀式的大人物拥兵一方,自成一国,在中世纪的历史中发挥着不小的影响力。另外,因为公爵的高级头衔和军事性质,很多并未受封的军阀式国家都称公国。
侯国的概念一般在德国才有,指的是那是频繁交战的边境,为此在那里专设一个侯国军事区,侯国的首领是侯爵marquis,最着名的两个边区侯国是勃兰登堡(后来形成普鲁士)和奥地利边区(德语中是东方边区的意思,后来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基地)。其他封建国家后来也偶尔出现侯爵称号,但是一般作为一种补充而很少分封。
简单得说事实上侯爵一般是指边区伯爵。他们因为边区战事紧张,所以地位不同寻常,因此提升为侯爵。因为是边区,自然比通常的伯爵数量少了。当然也有其它原因,但这是重要的一条。
喜欢我的大不列颠帝国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