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了一下,裴行俨继续说道:“不仅大王和凉州州牧府支持你们的仗义之举,便是《开皇律》和《大业律》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百姓与盗贼发生冲突,造成盗贼死亡,百姓无罪,官府嘉奖,且宣传其急公好义之美名;盗贼畏罪潜逃,百姓和路人可仗义出手、将之击毙,事后嘉奖、扬其美名。”
“而人牙子身为大隋子民,竟然残害大隋百姓、残害自己人,他们比突厥人、比外敌还要可恶无数倍。你们此时仗义出手、将之打杀,更值得歌颂,你们不仅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得到嘉奖。所以你们尽管放心。”
这样的律令,《开皇律》和《大业律》的确有,裴行俨不敢说其他大州能否依律执行,但是在凉州绝对可以。
凉州这段时间看似不作为,但是各级官府和众多士兵在百姓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直默默的努力着。而现在的沉默和“不作为”,实际上是担心人牙子狗急跳墙以后,将那些失踪孩子残忍杀害。
与此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以便军政将人犯一网打尽。
奚道宜暗自松了口气,别看他很强硬,可他能够当作中郎将,绝对不是没有脑子的人;他不仅知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的道理、官场里所存在的种种龌龊,而且知道很多好官及其家眷经受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特别容易变节。
如果杨集在凉州坐镇,他是半点都不怵,但是杨集已经离开凉州将近两年的时间了,倘若凉州大官变了节,他们有的办法将将自己等人弄死干净。如今看来,一切如初。
正要开口说话之际,身在州牧府内的杨善会等人已经闻讯赶来。
杨善会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前因后果,也懒得多问了。案情十分清晰明了,又有这么多百姓专门从蓼泉镇赶来作证,几乎连审问都没有必要了。
只不过此案还涉及到后续的众多掮客,官府还要把那些掮客一网打尽,他为了避免掮客因为听到风声而逃跑,自然没有当众表明态度;与梁硕和奚道宜达成默契之后,便将此案定性为人命案,说是官府会给百姓们一个交待,让大家散去,静候州牧府审讯结果。
凉州各郡县各级官府公信力极高,深得百姓信服,而州牧府更加让人信服,围观的百姓们见到州牧府接管此案,并且承诺给大家一个交待,百姓们便陆陆续续的依言散去。
杨善会让裴行俨负责安置蓼泉百姓、接收人牙子的尸首,自己则与一道出来的李靖等人将梁硕、奚道宜和几名代表请入议事厅叙话。
他先是向梁、奚介绍了远道而来麴文泰、及其此来目的,然后解释道:“人牙子专门向士兵孩子下手的事情,我们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有预防和警戒。那些畜生近来不敢动手,其实便是各级官府戒备森严、到处出动的结果。”
“之所以没有对外公布,一来是失踪的孩子十分危险,他们安全得不到丝毫保障,人牙子和掮客毫无人性;二来是人牙子和掮客背后还有人,我们要将这些幕后黑手一网打尽。一旦官府打草惊蛇,这些畜生定然把这些孩子杀人灭口、挫骨扬灰,销毁一切罪证,最终继续逍遥法外。王子如今已经悄悄的把孩子、粟特奸商送回张掖,我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破案。”
杨善会停顿了一下,目光看向奚道宜和几名蓼泉镇代表,煞是愧疚的说道:“未免人牙子和掮客警觉而逃,同时也是为了有时间审问和部署,所以还需要委屈你们几天。”
奚道宜等人想不到州牧府竟然做了这么多事、竟然令西域各国配合,也想不到孩子们被拐到了那么远的地方,他们庆幸不已。此时听了杨善会这么一说,奚道宜毫不犹豫的说道:“只要能够让挨千刀的贼子伏诛,长史无论让我们怎么配合都行。”
“多谢了!”杨善会行了一礼,肃然道:“事后,我们定然上报大王,嘉奖大家。”
“大王以前教诲我们的时候,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一些事哪怕明知必死,也要去做,否则会死更多人;而对付人牙子这种畜生,更是每个大隋子民、每个大隋军人应尽之责。若是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事,就要官府给予嘉奖,日后岂不是没有嘉奖就不做应做的好事了?所以嘉奖还是算了。”奚道宜摇了摇头,又说道:“长史,在人牙子和地痞流氓打探学堂四周的日子之内,我们也派人尾随了。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戒备之心,故而被我们跟到了一些据点、庄子。”
他看了梁硕一眼,继续向杨善会说道:“长史,梁县令根据我们的情报,对这些据点的主人进行了调查,肯定有了一些成果。”
梁县令是清廉为民的好官,这几个月为了帮助村民找回失踪的孩子,几乎是不眠不休、几乎是每天都在忙碌和调查,他不能将对方的心血和努力据为己有。若不然,定然导致好人寒心,而最后受害的人,还是他们老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