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清炁飞涌而出,底下的青白之气顷刻震动起来,左右分流,相互对抗,李阙宛再次稳住神通,手中术诀响应:
【阐玄赐璘黜法】!
这一道三玄嫡传的妙法骤然运转,在宝鼎之中沸腾不息的青白二气仿佛找到了什么倾泻口,纷纷显化而出,支离破碎,一片太阴光辉,不知过了多久,李阙宛终于感受到了鼎中的阴阳倾斜,耳边响起琉璃般的清脆声响。
“咔嚓!”
这青白二气之底淅淅沥沥,雨露成溪,转瞬间如同洪水爆发,月光灼灼,长虹吸水,李阙宛神通法力便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坠落下去,叫这女子面色一白。
‘不好!’
她当机立断,手中已经翻出一枚色彩灼灼的灵丹来。
李曦明替他人炼丹,常有收获,当年前往西海,替一位于散人炼了【宝心玄鹄丹】…这丹药本是帮这散人突破的,李曦明听闻她『候神殊』的妙用,特地送过来。
可此刻神通法力消耗过于剧烈,李阙宛也顾不得太多,当即一枚服下,那道道月露般的水花倒转而回,在鼎中不断旋转,剧烈的神通动荡让这玄鼎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响,她灵识急催,那一枚高高悬起的灵宝立刻降下赤光,撒下神妙,将这玄鼎稳住!
过了好一阵,刚才听见水流渐渐安歇之声,李阙宛不敢怠慢,取出诸多物什来,或是金沙汞液、或是朱砂宝石,色彩迥异,灵气却微不可查,像是些胎息练气的资粮,最珍贵的也不过是一味筑基宝药。
可这一道道毫不起眼的物什投入鼎中,竟然让那水花凝结起来,不多时,那鼎中灿灿的水波里赫然照了一道明月,紧接着是叮叮当当琉璃落地的声音。
李阙宛不敢大意,抱着鼎足足温养了一月有余,这才歇一口气,轻敲鼎声,听了回音,掐起咒诀,从怀里捏出一枚玉片,道:
‘抽铅添汞,九返已毕,用罢三阴,焉知了毕。’
她等了三息,术法未有不祥,将玉片拍向鼎身,连拍了三下,那鼎盖上的神通便同玉片一起支离破碎,玉粉如雨间,一股清香已扑面而来,浓烈的灵机波动汹涌而出,却不断被洞天中阴阳均平的灵氛平复。
这抹波动如此可怖,哪怕在这等浓郁化不开的灵机中仍然势如破竹,从正中的宝鼎中一直冲撞到小院中的窗沿上,引得门扉洞开,一片摇晃,连两旁的灯柱都微微明灭。
这叫外头正在闭目修行的李绛迁猛然惊醒,那双金色眼眸中多了一分忧虑,身影化为滚滚离火,停在窗前,问道:
“如何?”
只听着族妹的喜声:
“兄长…这是好宝物!”
白光灿灿间,从中跳出的赫然是那一朵『清炁』之莲!
此莲足有面盆大小,分有六叶,白如芍药,尾部有七彩色,一一变化不息,明明是纯粹的清炁凝结的宝物,却嫩如葱白,吹弹可破。
李阙宛轻轻接过只是稍作辨认,那双姣好的眉眼里立刻溢满了喜意,转过身来,却发觉自家长辈也已经从阁间下来,连忙行了礼,道:
“『清炁』之宝,【五浚莲华】!”
李曦明眼中异彩连连,答道:
“还真有『清炁』,还是一道灵物!”
那层喜色的在李阙宛眼中酝酿,旋即而来的是浓重的惊讶:
“我只在古书中听闻过,此物…此物竟然…并非生长出的某种灵莲,而是一道受天地之灵,自发凝聚的灵气!”
李曦明听了这一句,皱眉道:
“灵气而已?”
女子微微一愣,立刻明白过来,笑道:
“太叔公知其一不知其二,灵气灵资灵物的排序,其实对清炁是不管用的,这世上的所有清炁灵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性命相配,平衡无漏!”
“如太阴,太阴月华位格高一些,玄卿月粹灵机浓一点,可对清炁来说,有多少位格就必然有多少灵机,上至举世罕见的【五浚莲华】,下至遍地都是【小清灵气】,都是一个道理。”
李曦明若有所悟,暗暗点头,女子则笑道
“那古仙道【服气养性道】,最早时这气——指的就是『清炁』,号称为诸气之母,诸玄之师!”
“而这【五浚莲华】正有此效!五浚在于身、魂、性、命、窍,这一道清炁服下,皆受浚而生发,渐渐如初!”
李绛迁听了这一阵,面色有异,低声道:
“法身,性命都能修复不说,竟然还有玄之又玄的魂魄?!”
见李阙宛点头,他心头大为喜悦,思量了一遍,心中隐约有些异样,重复道:
“窍?”
李阙宛神色略有复杂,道:
“兄长猜得不错。”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瞬间叫李绛迁的面色怪异起来,李阙宛也颇有几分无奈,叹道:
“浚出的这窍…自然是灵窍了!如若凡人服下,虽然四浚无功,第五处却能得灵窍,如紫金修士般修行!”
虽然自家的符种本身就有为不能修行之人打开修行之道的神妙,可这用处得天独厚,如今能得赏识的大多都已有灵窍,抛开不谈,这还是李家第一次得到这种功效的灵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