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〇章探查消息
听杨姐的口气,王婶的花生还没卖出去,这样,我们可以按计划进行了。
临行前,我和童燕到医院去了一趟,给江老板和齐老板买了些水果和营养品,叮嘱齐老板好好养伤,让江老板好好护理他,然后,我和童燕就离开了。当然,这也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出破绽。破案吗,即使没有别有用心的人,该作的样子,必须都要做到,即使是百分之百的白做,也要做出来,不能拉了过程,因为,有备才能无患!
快到肖家峪的时候,我给杨姐打了电话,我们快进村子了。
进了村子不远,杨姐已经等在路边,到了她跟前,我踩住刹车。
今,杨姐穿了一身新衣服,头发油亮,梳理得也很整齐,被风尘吹皱的脸上,涂抹着厚薄不一的化妆品,明一块暗一块,既像长了癣,又像是得了白癜风。
不过,就算杨姐这个样子,也比童燕看着顺眼。可以,这丫头为了这个案子,真可谓自毁形象!
杨姐上了车,问道:“王总,司机呢?怎么你自己开车啊?”
我:“他不是我的司机,是我的助理,储货场的仓库出了点儿问题,我让他赶紧回去处理一下。”
杨姐:“是呀王总,这货收回去了,保管也是个问题。你们关里寸土寸金,不像我们这个地方空地多。这些花生运回去,就是个粮库,要占很大的地方,一定要保管好,千万不能让雨浇了!”
“就是,秋雨连绵,下起来就不晴。”我,“往年我们用不了多少花生,今年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准备工作就有点儿不够充分了!”
“别着急,慢慢往回运!”杨姐,“但是,拉谁家的货,定下来了,就要交一部分定金!”
童燕:“杨姐,要交多少定金呀?”
“这玩意儿,就看双方信任程度了,可多可少!”杨姐。
童燕:“杨姐,定金不管多少,我们也是风险多,能少就少一些!”
杨姐:“这个你们放心,我会尽量让你们少出些定金,我一句话还是管点儿用的!”
“谢谢杨姐!”童燕。
“谢啥,互相帮助吗!”杨姐,“咱们走。”
我问:“咱们今往哪个方向去?”
“一直往前走!”杨姐。
按杨姐的指挥,我开着车往前走。农村的街路和城市还是比不了的,狭窄不,急转弯也多,而在秋收的时候,从早到晚来往的车辆都不少,所以,我们的车不能快开。走了一会儿,前面就要到王婶家了。
王婶在大门外的路边站着,一定是杨姐事先通知了她。
我装作不知道:“杨姐,那不是王婶吗!”
杨姐伸着脖子,装模作样看看:“是王婶,这老太太看儿好,出来晒太阳了!”
车还没开到跟前,王婶就向我们招手。
我将车开到她身边停下:“王婶,你好啊!我们又见面了。”
王婶:“王总,你们咋又过来了!”
“是呀!”我,“收货很累,就是到处瞎跑,跑着跑着,就跑回到肖家峪了!”
“我看,你们也别到处跑啦,就把我的花生拉走!”
“还是贵呀!”我,“王婶,你就不能降个一分二分的!”
“这价就行啦!”王婶,“听收购价格就要涨了,你们现在收还是很划算的!路过门口了,先进屋坐坐,管生意成不成呢!”
“好!”我将车开进院里。
前白我们来时,三条大狗是拴着的,还对我们狂吠,但今已经放开了,并且老实多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因为认识了我们,或者因为他们遭到鱼钩暗算,心理产生了阴影。
我把车停在西屋窗前,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室内的情况。
和所有东北农村房屋结构基本一样,像王婶家这样的三间房子,不论大,中间的一间开门,作为厨房,进门后,东西两间,有的人家没有客厅,都是搭着火炕,农村人也没那些讲究,既是寝室,也算是客厅了。
而王婶家的三间大瓦房,东屋都做了客厅,西屋做了寝室。
前来时,我还不知道有保险箱这件事,但她家的东屋我已经观察过了,还真没看到哪里摆放着一个保险箱,所以,我将车停在西屋窗前,就是想看看,江老板所的保险箱,是不是放在这间屋子里。
我向屋子里面扫了一眼,见屋里南面是一铺火炕,炕梢摞着被褥和枕头,地上靠西山墙是老式的木箱和衣柜,北窗前是一个电视柜,电视柜上摆着一台40寸液晶电视,可是,并没发现那个保险箱。
我心想,是不是保险箱已经被赵巡运走,或者出了江老板他们这件事后,被王婶转移了。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问题就复杂了,收花生这场戏,还该怎样演下去呢?一时间,我也没了主意!
我和童燕下了车,三只大狗站在不远处瞪着六只眼睛望着我们,没有靠前。
我:“王婶,你家狗怎么了,今这么老实,一声也不叫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