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这样的劝说已重复了太多遍,刘将军失了耐心。
他没好气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丁茂走了,还带走了一半人,您难道看不出吗?再等下去,他们都要走了!”
“那也总比让你丢了命强!”老人执拗道:“你在汉人的地盘上,带着百十号人乱杀一气,不是送死是什么?”?“只要不是白白送死,死又何妨?”刘将军道:“我们这些年苦学汉话,又千辛万苦来到长安附近,不就是为了在汉人都城搞些大乱子吗?
只要进入长安,放一把大火……”
“你想得太简单了。”老者站起了身,他也被这个头脑简单的年轻统帅气得不轻,却又没办法,只能踱着步。
踱了几步,控制住了情绪,老者继续道:“你以为汉人的敌人只有我们一家?他们与突厥已不知打了多少年,还有那高句丽,吐谷浑,他们难道没打过和你一样的主意?结果呢?
汉人的都城壁垒森严,你进去了,只能有去无回……”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您倒是像个法子啊!”
老者重新坐回刘将军身边,道:“能对付汉人的,只有汉人。”
刘将军翻了个白眼,这不屁话吗?那咱们千里迢迢干嘛来了?
他没说脏话,已是十分尊重了。
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尊重,老者却也领情。
老者在他肩上拍了拍,道:“咱们这次倾全国之力,重要的不是来了多少人,而是来了多少钱。
我听说汉室储君之位不稳,有个秦王,最是不服太子,咱们既要诛杀太子报仇,便要拉拢这个秦王,借他之手方能成事,
即便拉拢不上秦王,也可拉拢他的手下,有钱财开路,必能事半功倍。”
刘将军刚想反驳,老者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这只是预甲,我还有预乙。”
刘将军伸伸手,示意老者一次将话讲完。
“你还记得那个捕鱼为生的老翁吧?还有鄂县悦来邸店的小二,去疾药行的医师学徒……这些人都受了官府欺压,有些家破人亡,多多地收买这些人,将来必有大用处,汉人相信蚍蜉能撼动大树……”
刘将军实在听不下去了。
“这得多久啊?”他双掌摊开,右手手背拍在左手手心上,无奈道:“就不能痛痛快快地报仇吗?我看汉人的兵法您没学会,就学会那什么……卧草垛上吃苦胆……”
他想说卧薪尝胆来着。
老者坚定道:“报仇与痛快,二者不可兼得。”
说不通,那就不说了。
刘将军起身走开。
两人说话时并未刻意压低声音。他们不怕洞内的俘虏听到,谁会对死人设防呢?
尤其说到后半段,两人情绪都有些激动,声音就更大了,加之吴关刻意竖起耳朵听,他很快便注意到了几个关键词:
诱降、屠杀、杀太子报仇
这已足够让吴关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他们是嵇胡人。
武德四年,李世民带兵出征,意在拔下洛阳这颗钉子。
拿下了洛阳,隋朝的东西二都便都在唐的治理之下了,这无疑能大大地彰显国威,使唐由一方割据势力,跃为那个一统天下的天命所归。
可见这场战役十分重要。
为了保证大后方的安稳,让李世民能够一门心思对付王世充,李渊没少花费苦心。
他派出太子李建成去北境督军,抗击突厥等欲动的北方蛮族。这些人最喜欢搞突然袭击,火中取栗。
三月,李建成在交战中俘虏了千名嵇胡兵将,其中有数十名部族贵族、猛士。
对嵇胡军中,猛士就是高级将领,相当于汉人军队中的将军。
李建成觉得这是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便好生款待这些嵇胡人,授予他们官爵,之后又放他们回家。
这些人回去后,李建成的安抚政策自然流传开来。
从前他们四处游牧,没吃没喝了就来边境拼命,从汉人那儿抢夺财物。
现在不用拼命了,只要归降,汉人不仅给他们官爵,还要帮他们建立城池,更重要的是,汉人会源源不断地给他们钱财。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嘛。
这样的好事自然会让人心动。
比如刘屳(xian,一声)成,就率领部下主动归降了李建成。
这样的意外之功让李建成喜出望外,但随之而来也有一个问题:该怎么处理降兵?
李建成自然没法兑现承诺给他们造城,开玩笑,国内还在打仗,府库空虚,哪儿有钱去满足外人?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这些降兵编入军中,让他们帮大唐打仗,并且靠打仗获得的军饷养活自己。
可李建成又不相信他们。
若其中有诈呢?若他们在军中作乱呢?这可不是儿戏,万一北境防线被他们蛀出了缺口,那国家就危险了。
一番考量之后,李建成做出了决定,干脆,杀降。
于是李建成将谎言编了下去。
不是要给你们造城吗,我们出钱出力,你们也出点力,这总可以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