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到了哪里?”
遥山几微麻木地问道。
李明都的双腿踩在自动机器粘稠的表面,他呆呆地凝视着前方。前方正在闪烁出无数的星光。
无数的星星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着他们冲来。等到近了,宇宙与群星却变得缓慢。他们看到了又一片黑色的夜空。
但这片夜空却并非空无一物。
在回收者引领的游荡中,他们看到了成千上万个要比星空更加黑暗的小点。
“你看……这些小点是星星……也是星星!”遥山几微几乎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的感情。
李明都眯缝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是……是许多星星。”
它们的存在像极了星际流浪行星。行星没有太阳的光照,因为反光率的不同,会显得比有着星星的夜空更加黑暗。等靠近了,他们便看到了在这些黯淡的星体表面,到处都是纹路一样的城市、高塔与深坑。
它们的质量彼此之间可能也差距不大。
因为没有太阳,所以也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它们是彼此环绕的,有些星星是围绕另一颗行星旋转的,有些则是围绕多颗行星的质心,有些则是恰好处在拉格朗日点位上从而静止不动,还有一些,则绕过了这颗行星,再去绕下一颗行星,在不停地旋绕中,最后绕一个大圈回到了原地。
整个体系精致得不可思议,仅仅处在一角所能见到的模糊夜空,也在演绎着几何机械的画理。可能在某个角落再多加一颗行星,再来一点其他恒星的摄动,所有的一切旋转与围绕都会被破坏,所有的行星都会彼此冲撞拥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部倾倒。
“你看出来了吗?”
唇舌问道。
“没错了。”水蓼说,“对于巨大质量体的控制,它们采取了内生的手法,使用了空前复杂的引力场,每一颗放在这里的行星都代表着一种控制信号的传递,是润滑剂,更是齿轮。”
“这是什么意思?”
不定型身听到了他们的讨论。
水蓼客气地答道:
“我们在说,外面的星簇、还有里面的群星,都是一个东西的整体。”
“你们说这是一个整体,”不定型身挥舞着自己的短须,走向了前去,“那这些星星是在哪里呢?”
就在这时,人身那边又听到了遥山几微的呼喊:
“是火环,我明白了,这是一个火环的结构!”
“火环?什么火环?”
听到这个熟悉的字眼,李明都几乎是战栗地一跳,目光贴到了舷窗的边上,即见到火焰就在丹宸号的脚底向着四周无限的延伸,消失在茫茫世界的另一头。
火海重新出现了,阴影也重新出现了。与真正的光不同,对称子星的概率波呈现出的是极大不均匀的分布。在较远的地方怎么也看不到。临到近处,才能看到世界。光线呈现出一种曲折的行走,它们在抵达最远点时会回落到原本的世界,于是形成了一片不可视觉的真空。
人类在地表上凭着直觉声称大地是平坦的。那么在这里,“火海”同样是平坦的,遥山几微在两次会面后,意识到了“平坦”乃是一种错觉。既然是平坦是种错觉,从空间中想象,包裹着虚无世界的火海自然应该是呈现出环的形状。
他们正在第二次穿越对称子星。丹宸号正在第二次驶入这片虚空的阴影。
“无始无终。”
唇舌说。
水蓼叹为观止:
“先师,它们就在这里,就在你们的位置的侧面。”
唇舌继续说道:
“这是一片被巨大的张量涨起的空间,就好像在地面上出现了一座倒悬的山,像是吹起的一个气球。这个气球,这座倒悬的山,与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交点,一个无穷小的交点。”
水蓼轻声地念出了那个答案:
“对称子星。”
“既然是无穷小的,地上的人就发现不了在这个无穷小的支点上原来还空悬着一片世界。他自然而然地就穿了过去,或者被空间推着从侧面绕了过去,但他是意识不到这是一个侧面的。”
说罢,唇舌在自身意志的引领下忍不住喃喃道:
“怪不得我们再也没能找到过地球……”
“可是不是有这么大一片宏观的火海吗?”李明都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导师不言语,唯独水蓼一声喟然:
“先师,他们可能不止制造了一次倒悬的山。”
“也许不是倒悬的山,而是一个沙漏。”
“反复的营造需要维持和倾注的比起原先要大上太多。所以对称子星的分布也从孤星变成了单层星。”
“这里就有一个古老的传闻了。”
唇舌说:
“人类世界的龙汉巡天总览,据说其原始数据在使用的时候非常偶尔、偶尔到十亿年间可能只有不足百例。但在这些例子里,巡天会出现了些微的偏差。”
“偏差?”
这就是李明都完全不知道的事情了。
“当时这个偏差的解释是,因为飞行物自身具有体积,而不是一个小点。体积以及质量在体积上的动态分布在光年的尺度上会影响航行的准确性,使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巡天总览会选取若干的数目运算若干次,然后将每一次计算的结果进行映射调整轨道。在这个小道传闻里,映射计算的总数永远是六的倍数。龙汉巡天在接到反映后应该是立刻修正了这个问题。总览的更新固然因为空间的距离而缓慢,但因为基数的大大下降,也就很难在听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