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
原本晦涩无比的《元始道经》,此时对于铁棠已经不再神秘。
元始道经第一卷,是《开劫度人卷》。
“混沌未剖,溟涬鸿蒙。太虚流火,结炁成文。上浮为清,其精曰神;下凝为浊,其魄曰形。玄关一窍,藏劫运之枢机;紫府九重,纳周天之星斗。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
人发杀机,万法归墟。
三才相盗,混元始生。
炁含阴阳,抱朴守中。
先天祖炁,自泥丸宫起,过十二重楼,渡黄庭海,入玄牝门。
坎离交媾,龙虎相吞,铅汞炼作黍米珠。
九转丹成日,方见元始祖劫光!
是故:
形非我有,借天地以存;
命非我主,夺造化而延。
斩赤龙,伏白虎,抽坎填离,方知我命在我不在天。
待到劫波尽处,终见元始大天尊坐八景鸾舆,指破三十六万亿重清浊之界。”
《元始道经》开篇第一卷的内容,除了最后一句,其余已经被铁棠吃透了九成。
“道经似乎的确如秦尘所说,并非是什么具体的修炼功法。
但其中也涉及到了许多后世修炼的理念。
例如‘先天祖炁,自泥丸宫起,过十二重楼,渡黄庭海,入玄牝门。’
这句分明是搬运气血、运转巫力、法力周天的路径。
‘坎离交媾,龙虎相吞,铅汞炼作黍米珠。九转丹成日,方见元始祖劫光!’
这句则是凝练龙虎大丹,乃至修炼元神的真意窍诀。”
铁棠极为疑惑。
道经所说的修炼理念,不但不高深,反倒非常通俗易懂,甚至有些话语,自己都走过类似的路径。
“不过最后的‘斩赤龙,伏白虎,抽坎填离,方知我命在我不在天。’
这句话……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女子斩赤龙,男子伏白虎,都是炼精化气、洗精伐髓的手段。
这个手段可以说大部分修士都会、都懂,是最为基础的修炼理论。
比之前面的还要简单。
“斩赤龙、伏白虎,就能知晓‘我命在我不在天’?只怕是不能吧……
不修得‘元神显现,观照虚空’,连世界本真都看不到,如何敢说我命在我?”
铁棠暗自推断,这句经文的赤龙、白虎……是否与自己过往认知不同?
花费良久。
依旧没有太多收获的铁棠,决定继续观看下面的经文,看看是否能联合经文真意,推理出新的见解。
第二卷,《真灵化劫卷》。
太虚分判,真灵始孕。
一点元光含混洞,九窍通明照大千。
上应周天星辰列,下合地脉龙蛇盘。
玄元一炁贯百骸,始知我身即寰宇。
真灵不灭,与虚空同寿。
法身无形,共星汉长存。
……
看到这里,铁棠骤然一紧,心中默念:“真灵不灭,与虚空同寿……
先天真灵,的确堪称有虚空之寿。
不过‘法身无形,共星汉长存。’这里的【法身】……会是什么模样?”
法身的说辞,在铁棠认知当中,多与佛门有关。
道门或者其他派系,多以化身、分身,身外之身来形容。
只有佛门,才会大量采用‘法身’的说辞,例如大日如来的法身,不动明王的三头六臂法身等等……
“法身无形,那就与佛门的法身截然不同,与化身、分身、身外之身、一神分化等手段,也不会是一个道理。
这法身……到底为何……”
铁棠将各自疑问放在一边,继续参悟道经原文。
“昼采日精炼离火,夜取月华铸坎鼎。
……
……
混元九转丹成日,周身自生八万四千道劫雷。
劫有九重:
一重风雷削道骨,二重业火焚金身。
三重因果锁真灵,四重寂灭断轮回。
五重虚空葬法相,六重归墟吞光阴。
七重无量劫起,八重永夜降临。
九重劫外生劫,至此可见元始真命。”
“八万四千道劫雷?”
“这是不可能的事,这么多劫雷入体,还有九重变化,立刻就会灰飞烟灭,哪怕是我如今的肉身,也抵挡不了分毫。”
铁棠沉思片刻,立刻又想到一点。
“不过神凤的修炼之法,是将肉身炼成八亿四千万粒子微光。
若是神凤之法炼到无尽高处,将周身每个肉身微粒都炼成星海寰宇。
那以一万肉身微粒,抵挡一道劫雷,八万四千劫雷倒也不算什么了。
但这有可能吗?
神凤之法炼到那种程度……只怕比无量还要无量了……根本难以想象!”
铁棠虽然想到了可能的渡劫之法,但这个猜想太过匪夷所思,不符合实际。
他继续观望下去,竟然也看到了道经中有破劫之法。
“破劫法:
斩……于黄庭,灭……于紫府。
以命…运为舟楫,横渡……长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