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祖孙和解
朱允熥入殿,看到老朱半躺在在御座上,神态自然地看书。
他放眼看去,御座旁有《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
朱元璋一直看书,也不搭理朱允熥。
这脾气......
短暂的安静后,朱允熥主动寻找话题:“陛下,躺着看书对眼睛不好。”
朱元璋哼哼两声,冷言道:“朕老眼昏花,瞎了也无所谓!”
他用谴责的目光,让朱允熥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此皆臣之过。”朱允熥迅速认罪。
他迅速低头,表现出很谦卑,无地自容的姿态。
朱元璋耍起了小脾气:“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你是雄心万丈的皇太孙,能有什么罪?”
“臣不敢。”
朱允熥谦卑说道:“臣的储君之位,是祖父皇帝陛下册封,臣的雄心万丈,也是背靠着洪武皇帝才有的,身后若无高山,哪敢俯视天下?”
朱元璋心中一乐,这小子的嘴越来越会说话了。
他高坐龙椅,仍面无表情,像审问犯人的腔调颇具威严:“既俯视天下,手中神器怎可轻易交予他人?”
皇权,乃神器,朱允熥以内阁辅臣票拟批阅奏疏,在朱元璋看来就是将皇权交予他人。
这是老朱愤怒的主要原因。
至于开疆拓土什么的,有能力的帝王谁不想?
自己年轻时还想打穿宇宙!
只不过老了,心里总想着能让江山永存,让子孙好好守住即可。
朱元璋扫视着孙子。
只见朱允熥站在那里,双目炯然有光,举止端庄,只是再无往昔的活泼姿态。
暗自叹了口气,朱元璋指着下方的座位,说道:“坐吧。”
“是。”
朱允熥坐在绣墩上,姿势无可挑剔,且神情专注。
这种正经的模样,让朱元璋看了十分自责。
他不愿血浓于水的祖孙关系,变成冷冰冰的君臣关系。
不过朱元璋是个极好面子的人,此时此刻不愿意说些温情的话。
想了想,他决定将压力给到孙子那边。
于是问道:“近日四处游玩,怕是忘了政务吧?”
朱允熥起身回道:“国之大事,臣不敢忘。”
朱元璋招手道:“坐下说话。”
随手翻看一道奏疏,他决定考较一下,若是太孙回答出色,也好借坡下驴。
“今夏河南、山东二省有洪灾,你来说说工部河务治理情况。”
朱允熥想了想,回道:“工部呈报兴修水利,报上来全国府县计开塘堰处,浚河4162处,修陂渠堤岸5048处......”
对照工部尚书奏疏上的数目,居然全对!
朱元璋大为震惊,看向朱允熥的眼神都变了。
这些奏疏,都是此前朱允熥处理过的,朱元璋因票拟一事,重新全部批阅一遍。
现在随即考察,居然有意外收获。
“你记得这么清楚?”朱元璋看向他。
朱允熥点头:“国之大事,臣不敢忘,所批阅的每道奏疏,臣皆铭记在心。”
这个逼装的,让朱元璋措手不及。
此前他还担心,东宫所谓的内阁,会让皇太孙疏于政务,以至臣下揽权。
如今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伱......做的很好,明日来大善殿吧,俺这几日腰酸背痛,怕是要多休息。”
朱元璋指着龙案上的奏章:“......太多了你有空过来帮忙看看。”
“是......”
朱允熥心中暗笑,老朱还抹不开面子呢。
这时,礼部右侍郎黄观在殿外求见。
朱元璋对这位连中六元的文曲星十分客气,宣他入殿赐座。
黄观没有落座,行礼道:“启禀陛下,安南辅政太师胡季犁居然篡夺王位,自立新朝,改国号为大虞,年号圣元。”
闻言,原本还乐呵呵的朱元璋,面色凝固,面部表情逐渐狰狞。
明显感觉自己被人打脸了。
“弑君逆贼!”
胡季犁原是陈朝外戚,居然篡夺王位!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篡位!
也正因如此,两年前李成桂篡了高丽,自立李氏朝鲜,即便他对朱元璋的态度恭顺至极,朱元璋也没有册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只是赏赐了国号。
朱元璋十分反感臣下篡位之事。
偏偏大明的两个马仔,发生了此事。
先有朝鲜,后有安南。
而且这安南,是在大明开列了不征之国之后。
在朱元璋眼中,这是在挑衅自己!
朕册封的国王,你却杀了自己当国王?还建国号大虞?
谁允许的?
谁给的胆子?
“陛下!”
朱允熥站起身来,说道:“安南胡氏,蕞尔小丑,罪恶滔天,此贼不诛,兵则何用?臣请旨发兵安南,诛杀此贼!”
一听说要出兵讨伐,朱元璋立马清醒了。
他摆手道:“安南限山隔海,僻在一隅,我大明若贪一时战功,兴兵讨伐,致伤人命,以干天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