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袖整理着身前的衣襟,鲁肃毕恭毕敬地朝诸葛亮对袖一拜,和声奏道:
“微臣以为,王上所言,深得兵法精髓!”
听着鲁肃突如其来的一句赞同之言,堂上众人顿时疑惑不已。
纷纷朝鲁肃转身望去。
只见鲁肃又是从容躬身一拜,和声又道:
“王上所言,针砭要义,切入肌骨,微臣深以为然!
徐州吕布虽然兵强马壮,实力雄劲,但却远远不及曹操三分……
若是王上御驾亲征,琅琊举一国之力,又有我家主公起兵响应,破徐擒吕,绝非痴心妄想!”
诸葛亮收拢着衣襟,安安静静地听着鲁肃义愤填膺的谏言。
欣然一笑,诸葛亮朝鲁肃挥袖一按,示意鲁肃起身,随即清声应道:
“嗯,子敬所言,甚合寡人之心,子敬啊,你接着谈谈……”
“微臣遵命,”鲁肃颔了颔首,对袖一应,接着又道:
“王上,诸位同僚,微臣以为,此时正是举兵征伐徐州的天赐良机。
眼下曹操虽然派遣夏侯渊、于禁和乐进三员大将开赴琅琊边境,但尚且未有进军之迹象……
况且曹操仍要时刻提防穰县张绣、荆州刘表、上党张扬和河北袁绍等人的威胁,微臣愚见,没有万全的把握,曹操定然不会莽撞攻袭琅琊,以免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诸葛亮闻声大喜,听着鲁肃的谏言,诸葛亮更是信心满满。
“子敬,那你说说,曹操到底在谋划什么呢?”
鲁肃毫不犹豫,快声答道:
“回禀王上,那曹操虽然实力雄劲,但其辖地却四面临敌,微臣猜测,那曹操定然是在等待契机,一个一战而胜的契机。
曹操将夏侯渊、于禁和乐进三将派遣到琅琊边境,一则是为了固守兖州,严防王上进兵,二则是为了作壁上观,等徐州战事有变,曹操便可趁势挥师东进,坐享其成……”
鲁肃垂头拱手,侃侃而谈,又接着说道:
“如此一来,曹操只需将豫州铁骑驻守在颍川以西,则穰县张绣和荆州刘表便不敢妄进。
兖州二十万青州军丝毫未动,那上党张扬和河北袁绍,怕是也会有所忌惮……
曹操此计,坐山观虎斗,王上与吕布,孰胜孰败,曹操皆可趁势取琅琊,吞徐州!”
鲁肃义正词严地高声谏言罢,堂上群臣再也遏制不住。
沸腾一般的喧闹顿时哄然炸响。
大堂末尾,只见孙乾正伸长了脖颈,朝鲁肃高声问询道:
“鲁大人,那照你此言,无论王上是否得胜,那曹操都能坐享其成,这仗还有什么好打的?”
孙乾问罢,群臣立马叽叽喳喳地附和着。
“就是啊,那曹操有这么多兵马,就算打赢了吕布,还不是要被曹操清剿个干净?”
“依我看,还不如与吕布联合,共拒曹操,尚且还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
诸葛亮听着耳际传来的议论,眉头逐渐皱起。
这时。
却听那鲁肃依旧大义凛然地说道:
“非也!事在人为!
固守琅琊,其最好的结局,莫过于等曹操腾出手来,将吕布吞并,而后厉兵秣马,再风卷残云一般攻陷琅琊……
只是能多存些时日罢了……”
孙乾听得放声一笑,旋即直声问道:
“鲁大人所言,下官不敢苟同,敢问鲁大人,既然那曹操如此强横,为何不与徐州吕布缔结盟好呢?
琅琊与徐州,两家合兵驻守,共拒曹操,不是又多了一份胜算吗?”
鲁肃面不改色,口中却清冷地回道:
“孙大人这话,才真的是鼠目寸光,误国误君……”
“你……你……”孙乾一时语塞。
又听鲁肃高声奏言道:
“诸位同僚,且不说王上、我家主公与那徐州吕布皆是恩怨已深,那吕布心胸狭隘,能否愿意缔结盟好,还未可知。
就算吕布一时开明,应允结盟,琅琊与徐州合兵驻守……
可尔等岂不闻,盟久则必生嫌隙的道理?
王上!一时之盟绝非长久之计,那曹操若是得知王上与吕布结盟,大可置而不顾,反倒可以让曹操腾出手来,一门心思地将穰县的张绣平定。
长此以往,曹操只需等琅琊与徐州嫌隙已生,再略施小计便能长驱直入……
何况吕布有勇无谋,绝非兄弟倚仗,王上,请三思啊!”
一语道罢。
堂上忽而响彻着几声清脆的拍掌声。
再看时。
诸葛亮正满脸欣慰地合掌赞叹,和声笑道:
“子敬远见卓识,寡人今日真是受教了……”
喜欢三国:开局我成了诸葛孔明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三国:开局我成了诸葛孔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