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山间安营近在咫尺
下邳郡。
巍峨的葛峄山高入云端,云蒸霞蔚,气吞流雾。
漫天洋洋洒洒的雨点如流星一般坠下。
将整片山色笼罩得蔚然一片。
诸葛亮勒令麾下兵马缓步前行。
山路湿滑,行军而上道阻艰难,骑将们早已翻身下马,此时正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缰绳,步步维艰地朝上攀行。
蜿蜒的山路像一条无边无际的长蛇盘旋在葛峄山的山腰上。
诸葛亮麾下的步卒们正当先在前端探路。
嶙峋的山石不时滑落山涧,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和滂沱的雨声,四下里显得那般凄清。
众将士们虽然砥砺前行,但却无一兵一卒生有怨言。
诸葛亮正簇拥在骑将当中,慢步而行,诸葛亮挑眉甬望着山巅。
淋漓的雨花坠落在诸葛亮的面庞上,诸葛亮却嘴角一咧,显露出一抹得意的浅笑。
吕布……过不了多久……你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报!王上!前方有一处歇脚处,是否停止行军?”
诸葛亮正志得意满,忽而听到探路的斥候传来奏报。
微微一笑,诸葛亮徐徐转过身去,但见崎岖的山路之下,方才郁郁葱葱的山脚已经被蒸腾的水汽完全掩盖。
嗯,到这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扪心一想,诸葛亮打量着身下的悬崖,忽而一扬手臂,止住行军,沉声命令道:
“众位将士!咱们现在已经到了山腰,听寡人令!在山腰安营扎寨,起帐避雨!”
“遵命!遵命!遵命……”
步卒骑将们听着诸葛亮的命令,当即齐声领命。
呼啸一般的嗓音回荡在山腰之上,宛如穹天上奔雷似的轰鸣。
诸葛亮领着身旁的一众骑将,众人赶赴到山腰。
“得得”的马蹄响动在雨中,诸葛亮一挥袍袖,遮掩着眉睫,悉心地朝前打量着。
果然一面宽敞的山岩显露在眼前。
与其说是山岩,倒不如说是一片鬼斧神工的敞台。
葛峄山雄壮的山体当中,半山腰上横亘出一片天然的宽阔大台。
诸葛亮心花怒放,当即领着一众人马赶了上去。
踏马而行,如履平地。
诸葛亮咂咂嘴,赞叹道:
“真是天助寡人!”
诸葛亮本来以为要顺着崎岖的山路直上山顶,才能有一片落脚之地。
此时恰逢一片天然的敞台,简直像是上天赐予一般。
……
诸葛亮命令麾下兵马在敞台上安营扎寨,又命一众骑将们拴好坐骑,到山间的丛林中劈砍木柴,自己则牵着绝影,慢慢悠悠地行至山崖边。
顺着目下白茫茫一片的云涛直向下看去。
雨幕如遮,木叶如荫。
雄州雾列,下邳城郭隐隐约约地显露在眼际,诸葛亮见此情景,面无表情,只淡然自语道:
“雨啊,雨啊,再下得大些吧……”
——————————————
徐州,下邳郡。
郡治下邳,城中的衙署大堂。
吕布正满面愁云地在堂上踱着步子。
身旁立着张辽、高顺两员大将。
麾下其余诸将宋宪、魏续、魏越、成廉、赵庶和李邹等将则毕恭毕敬地立在堂下。
“他妈的,诸葛亮不是已经率军到徐州了吗?
怎么到现在还杳无音信?诸葛亮到底去哪了?”
吕布忽而一声咆哮,声嘶力竭的怒吼好似虎啸龙吟一般可怖。
堂上众人顿时大惊失色。
胆小的文官们早已畏畏缩缩,不敢妄动。
堂下。
吕布麾下的文官正战战兢兢的候在一旁。
陈群、陈珪、陈登、王楷和许汜等儒官们不发一言。
唯有陈宫慢慢悠悠地走上近前,朝吕布拱手一摆,和声细语地劝慰道:
“主公,莫要动怒……
既然那诸葛亮此时不见踪影,主公大可不必将其放在心上……”
“不放在心上?公台,你说得可真轻巧,你让本帅怎么不放在心上?那诸葛亮已经率军杀到徐州了,咱们到现在连诸葛亮在哪都不知道!”
吕布闻声,更是勃然大怒。
猛地一拍桌案,吕布暴怒而起,厉声喝道:
“斥候何在?给本帅滚上来!”
……
一阵急促的脚步,衙署大堂的门前一闪。
但见一位浑身发抖的军使连滚带爬地进到大堂。
匆匆抱手一跪,那军使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地上奏道:
“主,主公,卑职,卑职无能,未能探得那诸葛亮的踪迹……请,请主公恕罪……”
吕布满脸怒火,看着那军使懦弱的模样,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嘴角一扬,吕布鄙夷地骂道:
“恕罪?你让本帅如何恕你的罪?东海郡已经传来消息,那诸葛亮趁雨亲率大军开赴徐州,为何到现在还探不到诸葛亮的行踪?”
那军使面色惨白,嘴唇正在止不住地颤抖。
忽而。
吕布虎躯一震,目光如电一般狠狠地盯着那军使,一昂脑袋,吕布斥责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