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州军的地盘逐渐扩大,对官员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幸好金州军的普及教育做得比较早,早期接受教育的那些孩子们已经开始走上了工作岗位,并逐渐成为金州军管理体系里的中流砥柱。
金州军也没有放弃对成人的再教育,特别是从大明本土过来的人,只要是认同金州军的统治,并通过培训和考核,就可以在金州军里谋得一份职位。
因为大明越来越乱,金州军又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开始投奔金州军,并在金州军落脚、谋生,金州军里男性官员的比例开始逐渐升高,让一众女官们开始有了危机感。
女官们迫切需要扩大自己的数量,单从金州军的学校里并不能占到什么优势,毕竟学校一视同仁,该上学的都上学了,女孩同样没有落下。
那么女官们就希望从大明本土上扩大自己的来源渠道,稳定女官们在金州军里的地位。
可惜大明本土识文断字的女性毕竟是少数,每一个都非常的难得,所以更加需要珍惜。
对于青州城里的苦命女人们来说,继续待在青州并不是什么好事。世人对这个时代的女性要求太苛刻了,虽然她们是被迫落入贼窝的,但是世人依然会带着偏见去看她们,这才是让她们最绝望的。
“孙姐,辽南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一群女人围着妇联的孙秀云期待的问道。
“千真万确。你们也看到了,孙姐我可不是普通的女人,可是有身份级别的官员。外面那些士兵看了我哪个不行礼,这种情况你们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吗?”孙秀云得意的说道。
“难怪姐姐这么威风,原来姐姐居然还是个官啊。辽南那边的女人可以当官吗?”有女人好奇的问道。
这个时代通讯落后,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金州军的情况,大部分人甚至都没听说过金州军这三个字。
“当然可以。金州军那边女人当官多的是,姐姐我这个小官算什么,金州军里当知县、知府的女人多得是,还有当司长、部长的呢。”孙秀云眼神更加得意了。
“女人还可以当知县和知府?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这司长和部长是什么官?”华夏人几乎都是官迷,女人们也不例外。
“如果把金州军比作朝廷的话,这司长和部长啊就和朝廷的尚书、侍郎们差不多了。”孙秀云打了个不恰当的比方,但是在场的人也不会在意。
“这么厉害?姐姐快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当官的。”这些女人们眼中开始八卦之火熊熊然后。
孙秀云便开始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孙秀云能够到金州军是因为她青楼女子的身份,粗通文墨的她几年前被金州军买下后送到了济州岛,开始了学习、考核、做官这一女官的常规流程。
她因为来得晚,自然没有最开始的那几批女官运气好,到现在也只是妇联里的一个中层官员。
不过对此她已经很满足了,至少她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有尊严和意义得多,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再也不是一个人人都看不起的娼妓了。
“姐姐,金州军就一点都不在乎你以前的身份吗?”有人忧虑的问道。
孙秀云心里透亮,“你们是担心自己的经历会受到金州军的排斥吧?我告诉你们吧,放一万个心,绝对不会。”
“当初来到金州军的女人,哪个没有受过百般磨难,正是因为大家都有这般不堪回首的往事,所以反而更加宽容和理解。你们的经历在这边好像是天都要塌下来的大事,在金州军,根本就没有人会提起。”
“你们现在要做的是放下包袱,不要胡思乱想,到了金州军之后安安稳稳过日子。机缘来了就找个合适的组建一个新家,要是脑瓜子好的,说不定以后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呢。”
这些女人越听越兴奋,恨不得早点到辽南去,尽快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这其中既有孙秀云的功劳,金州军严明的军纪也给了这些女人很大的信心。
身逢乱世,她们这些弱女子就是水中浮萍,命运完全操纵在别人手中。当金州军打败袁德喜占领青州城的时候,她们还以为自己不过是从狼窝到了虎穴,依然摆脱不了被玩弄的命运。
很快金州军就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们,这个世界还是有仁义之师的。
金州军进城之后没几天,就将她们集中起来送到了衡王府,富丽堂皇的衡王府就成了这些女人的营地。
衡王府周围有军队保护,但是如果不是运送粮食等重型货物,这些士兵们是不会踏进王府一步的。唯一能够自由出入王府的,就是像孙秀云这样的妇联工作人员。
建立了初步的信任之后,这些女人们很快就发现了金州军的不同。
那些因公进入王府的士兵们见到她们都是彬彬有礼的,别说动手动脚行禽兽之事了,连口花花都几乎没有。
不过这些女人还是从士兵的眼神中看出了好奇、惊艳、渴望等复杂的情绪,可见他们并不是一群木头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