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鞑靼犯边,徐二郎和褚忠合力将鞑子驱逐出境,且重创他们,让他们五十年内无力对大齐发起进攻。这功劳不可谓不大,按说褚忠直接封侯都可以。可都这么大功劳了,皇帝照旧继承“祖制”,只给褚忠加封了一堆封号,顺便赏了黄金万两,又提拔了褚家几个儿孙到重要位置上。但是封侯什么,且别提了。皇帝是个孝顺儿孙,祖宗定下的规矩,他是一定会遵从的,一点违反的心思都不敢有。
又有人说,平西侯府不是勋贵么?可平西侯照样是二品大员!顺海侯府的李和辉也算勋贵吧,可皇帝也对这个侄子委以重用,假以时日也必定是国之重臣。这样也不算违背祖制么?
可要知道,平西侯勋贵和大员的名声,是在战时才有的。而一旦战事停止,平西侯回京,兵权上交,他再多的名头也是虚的。手上没了实权,就如同老虎拔了牙,淹没在一众勋贵中同样不起眼。
至于李和辉,以后会如何且不知道。但他是宗室的事情板上钉钉,允文帝又一向对于他看重的宗室子弟厚待有加。所以即便最后让他又有勋贵名声,又大权在握也无伤大雅,毕竟这是宗室!同为开国祖宗的后代,有点特殊待遇是应该的。
话说回来,在此种情况下,大齐竟然存在了一例勋贵和权臣同出一家的门第,想让人不重视都难。
而这卫国公府,也不是一般人家。这家早先也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同样,老祖宗也是明智的人。太祖分封功臣时,这家老祖宗也要了实缺,没有要勋贵的名声。但他有一点比柯老祖强,就是这位军伍出身,身体强壮的牛一样。
这位老祖宗领了京城大营的缺,乃是陛下的心腹。之后滇南的几个小国联合起来犯边,这位老祖宗就出京坐镇滇南去了。
卫国公府直到十多年前,还不是国公府。而让他们一跃成为国公府的,是卫家壮年男人的几乎全部丧生。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桩战事。当时西北不平,辽东更是战火燎原,倭寇还在东海犯边,国家动荡,战火滋生。
滇南同样不例外。
但因为有卫家一家老小坐镇,那家的男儿又都骁勇善战,加上他们世代坐镇滇南,不管是对地理环境的了解上,还是百年来经营出的威望,都让滇南的战争进行的更顺利一些。
但坏就坏在,当时朝中出了奸臣。
奸臣不仅挑拨离间,还诬告卫家做大一地,会有不臣之心,要防备他们割裂国土,成为国之大患。
喜欢穿越养娃日常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穿越养娃日常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