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大侠,这位就是誉满江湖的静心师太,江湖人称‘降魔尼’,是九大派之一观音禅院的有数高手,我家兰儿就是师太的记名弟子。”
阳逍一听,这老尼姑来头到是挺大,还是铁心兰的师父,更是江湖前辈,既然同为江湖正道,对方又是九大派之一‘观音禅院’的高手,当应和睦友好;
阳逍心中想来,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只要说开了便好。
将衣饰微微一整,阳逍以晚辈之礼向‘降魔尼’长身一躬,言道:
“江湖后学天山派第十八代传人阳逍,见过静心师太,不知师太当面,有欠礼数,还请师太恕罪,师太对我天山派想来是有什么误会,还请示下一二。”
‘降魔尼’在阳逍进来之前就闭着眼睛,对阳逍等人根本不屑一顾;
到也不是她狂妄,以‘降魔尼’在观音禅院的身份,西平州真还没有能让她正眼瞧的人,便是丹辰子见了她,也得恭恭敬敬的。
听闻阳逍话中那‘十八代传人’几字,到是让‘降魔尼’微微惊讶了一下,心说:‘这天山派到是传承久远。’
到了‘降魔尼’这个层面上,对于传承什么的是很重视的,也是相当了解的,一个门派只要是能传上五代以上,其底蕴必然不可忽视。
原本老尼姑还很轻视这个‘名不见经转’的天山派,阳逍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就将二人身份距离拉近了一些。
又闻阳逍话语之中多有敬重,礼数也还不错‘降魔尼’微微睁开眼睛瞧了一眼;
就见,好一个英俊的白面书生,书卷气中带着一股英气,英气中不乏潇洒,潇洒中带着一丝不羁,当是女儿家最喜欢的那一种。
‘降魔尼’心说:‘这难到就是心兰结亲之人,不对,他前面说是奉掌门师兄之命,听铁家人言心兰结亲的是这掌门的二徒弟。’
打量完阳逍,老尼姑又抬目看了一眼阳逍身后的谢长卿,亦是一身白袍,长像也英俊,只是面色冷僻,却是更添一份坚毅之感。
对此,老尼姑心里又生不爽,在她老人家看来,凡是长相好的男子,多是负心薄幸之辈,当下就撇了撇了嘴道:
“你们天山派的人到都是生的一副好面相,不知你们掌门的二徒弟长的如何。”
阳逍已经是尽了礼数了,但听老尼话语之中仍旧不太客气,眉头就有些微皱,不过还是能够理解;
这方外之人嘛,总是有点怪脾气的,特别是老尼姑,怪一点也正常;
江湖之中,有‘四不惹’之说,老、尼、僧、道。
老,是指年长者,指不定就是什么大高手。
尼、僧、道,是指尼姑、和尚、道士,这四种人都是尽量少去招惹;
不过,阳逍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脸上虽是一团和气,话语中就有别样意思:
“静心师太见笑了,皮囊是父母给的,也算是上天赐的,我师兄常说,天道公平,上天越是照顾,我辈江湖中人当越是谨小慎微,为人作事当上体天心,下体百姓,与人相处,当以礼为先,以理服人,至于我那师侄嘛,论长相当配得上铁小姐,论品性也是和善纯良之人。”
阳逍此话,虽是在说自家,却是暗有所指。
‘降魔尼’可是混了半辈子江湖的人了,阳逍话里的意思那还有听不出来的。
老尼姑本就是性格偏激之人,加之武功又高,辈份又尊,武林之中极少有人敢当于面前讽刺。
霎时,‘降魔尼’身上气势展出,确是佛家正宗,生机昂然之间,一股降魔意志,怒目金刚之势。
阳逍感觉到老尼姑的气势,心下一惊,对方竟然还是一个堪比师兄的宗师高手;
只见,阳逍将衣裳下摆一撩,气势一展,玄门正宗立现,但见其身后,浮现阴阳天地,竟是有点太极之势的味道。
太极是什么,大家都懂,这里便不在累述,只是阳逍现在还达不到那种境界,只是稍有形似。
再说这怒目金刚势。
那是佛家最常见的杀伐之势,佛家有云:‘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所以说,阳逍与老尼姑的这两种‘势’,分别为佛、道两家之‘势’。
甫一碰撞那就是天雷地火。
但见,二人均是真气澎湃,二势散出发来的势意将澜江帮铁鹰、铁夫人这两个大成高手也是惊的暴退,站在墙根处难越雷池一步;
不是每一个大成高手都有如阳逍这般厉害的‘势’,这需要真气量与天资领悟。
而铁心兰早就在一瞬间就被二人溢出的真气震飞了出去,好在只是被波及,自然没有受什么伤。
铁夫人见女儿被震飞出去,心中也是焦急,一但二人真的动手,这关系断无缓和的可能,但凭自己的修为却是很难阻止两人。
要说铁夫人修为大成不假,这势嘛只是稍有领悟,还达不到‘降魔尼’与阳逍的境界。
一边运功抵抗二人暴发出来的威威之势,一边开口叫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