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着名的潘毅粉丝,不管是潘毅的战术理论还是临场指挥方式,他都是研究过很多的。
像潘毅这样在场边突然的起身,就代表着他是要有动作的!
看到这样的动作,勒夫当然会感到有点紧张。
但问题就是,具体潘毅要做什么动作,他却不知道。
勒夫虽然算是世界上知名的教练,但离顶级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这其中在临场判断和变化上有着一些缺陷就是重要原因。
所以,现在他只能是瞪大着眼睛看着场内,企图看懂意大利人到底有什么变化,潘毅到底有什么想法。
然后,场上意大利队的变化马上就呈现出来了。
意大利加强了前场逼抢,巴雷拉在斯卡马卡的帮助下断下了普拉滕哈特脚下的球,然后立即传给右路的托纳利。
托纳利将球分给插上来的德西利奥然后向前跑,德西利奥立即将球传到托纳利的脚下,托纳利做了个传中的假动作引诱基米希来断球,然后开始强行突破!
很少在边路个人突破的他突然来这一下子,立即就让基米希吃了个瘪。
突破到底线附近之后托纳利起脚传中,小基耶萨后点接球之后凌空射门,皮球从补防的小博阿滕两腿之间穿过,幸亏诺伊尔反应灵敏判断准确,低身将球死死地抱在怀里。
看到阻止了对方这样一次有威胁的进攻,勒夫松了一口气,然后冲着场上大声地喊了起来:“反击!反击!别让他们抓住机会!”
他是看懂了,潘毅就是要在半场结束前来一波反扑!
这也是潘毅的惯用套路了,就是在开场和终场前的突然提速,让身心有些懈怠的对手措手不及。
开场时他已经搞过这么一次了,现在半场要结束时还这么搞?
勒夫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要搞,大家一起搞!
所以他就指挥着自己的球员重新打起精神,再用进攻把意大利队给淹没掉!
而潘毅则是嘿嘿笑了一声。
平心而论,勒夫现在作出的这个决定相当正确。
一来让球员们有了主心骨,知道这时候应该怎么做,二来意大利压上来了,后防线上必定不会象之前那么密不透风,乘机扳平比分的话,对接下来德国的比赛可是相当的有利的。
然而,刚才德国队球员们已经起了退心,仓促之间的布置,能够起到那么好的效果吗?
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球员间理解不一至,导致战术无法被完美执行的情况。
不过,在勒夫的不停催促下,德国战车还是把油门给轰了起来,轰隆隆地向着意大利阵地前进。
意大利则是且战且退地慢慢后撤,退到了本方禁区前沿进行防守。
这次德国也不和意大利在中场纠缠了,克罗斯和德拉克斯勒两人连续打出短传配合,然后克罗斯迅速地从右路突破,差点就直接杀进了禁区。
幸亏德西利奥回防得快,冒险一脚飞铲将克罗斯连人带球地铲出了底线。
由于先铲到了球,主裁判也只是给了一个角球。
看到上半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德国的球员们大部分都压了上来,想要抓住最后不多的机会来扳平比分。
潘毅却在教练席上做了几个手势,让小基耶萨和因西涅这两个速度比较快的球员留在了前场不要回防,甚至把中锋斯卡马卡也留在了前面。
此时的勒夫注意力都在意大利的禁区内,他也在忙着指挥着自己的球员进行这个可能是上半场最后一次有威胁的进攻,因此没有看到潘毅的动作。
但对这个被勒夫忽略的动作,也使得他在一分钟之后就吞下了苦果。
克罗斯开出角球,被后点的德西利奥头球解围,皮球落到了托纳利的脚下,意大利立即展开了反击!
高速插上的维拉蒂接到了托纳利的长传,然后立即将球分给左路同样坚决插上来的斯皮纳佐拉。
斯皮纳佐拉前插的速度很快,对方的穆勒在禁区内争顶头球,格雷茨卡的位置也很靠前,而因为两个中后卫都已经到意大利的禁区内去争顶了的原因,镇守这一侧的基米希也内收到中路防守,因此他前冲的时候没有受到一点的阻碍。
在接到维拉蒂的传球之后根本就没有人上来防守他,斯皮纳佐拉却并没有直接向前突破,而是抬头观察了一下禁区内的情况,看到前场的三名攻击手已经冲到了对方的禁区内,防守他们的也不过是三个人,立即一抬脚,直接将球传向了禁区里面。
斯卡马卡一边观察着传球的落点,一边向前跑。
斯皮纳佐拉的这脚传球大了一些,不过还是在禁区之内。
斯卡马卡一直冲到了靠近底线的地方皮球才开始向下落,斯卡马卡将仓促回防的基米希拦在身后,然后高高跳起,将球猛地一甩,摆渡到了禁区里面。
小基耶萨一个前冲,摆脱了普拉滕哈特的防守,然后在诺伊尔扑过来封堵之前迎着落下来的皮球轻松地一推!
门前也就是四五米处的推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