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潘毅就是要找出能够抑制法国中场发挥,同时又能利用法国后防的漏洞来攻破对手球门的组合来。
他可不想再把胜利押到点球大战上来了!
毕竟法国无论是在前世还是这个时间线,在本届杯赛都是没有踢过点球大战的,潘毅也不可能再给出像对阵德国那样靠谱的“攻略”了。
“怎么?很棘手吗?”阿尔特塔走到了潘毅的办公桌前面,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在桌面上画着的战术图稿,里面就有法国的首发阵容和球员站位。
塔子哥也明白,困扰着瑞典队的问题始终都还是那一个,中场如何配置。
还有三天的时间进行准备,但是潘毅希望能够尽快把战术下一个定调,然后接下来三天里全力磨合演练这一套战术。
在这样的赛会制比赛中,时间真的是非常宝贵的,你犯错的空间非常小!
在俱乐部时,你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试错,甚至还有踢联赛杯、足总杯这样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比赛那你去演练。
但这里不行,每一场都是决战,稍有疏忽,就要回家!
“法国的打法确实很成熟了,德尚似乎有意识地想要追求高位配合渗透,格列兹曼的上下串联,让他们的这些套路越来越娴熟。”
阿尔特塔分析起对手的进攻来,现在也是一套一套的:
“而吉鲁这样的大中锋的存在,又让法国的进攻方式非常多样。当然这是很自然而然的追求,套路单一化,很容易被对手冻结,所以法国这种长短传配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补性很强。”
“冰岛就是没法防住吉鲁,他们有时候冻结了法国人在前场的配合渗透,但却被他们的高空球砸死。法国的前两个进球居然都是头球……”
“还有,冰岛在两条边路对法国的对角进攻防守也很不到位。博格巴上半场就多次长传找到吉鲁和格列兹曼,结果他们还不懂得反省,结果博格巴就通过一记直塞直接撕开了冰岛人的防守,最后由格列兹曼挑射进球。”
“这几次进攻看似简单,但却都是法国进攻能力的体现,不是那么容易防!”
阿尔特塔分析着,脸上也是露出难色。
“除非我们能够全面压制法国的中场。否则的话,很难做到遏制他们的进攻。但是如果要限制住他们的中场,我们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付出更大的代价,到那时候,我们的进攻怎么办?”
在足球场上,优势很大程度上都是要靠人数来体现的,没有投入足够多的兵力,是很难确立起足够的优势。
可一场比赛的首发阵容就那么多,投入在这里多了,意味着投入在其他方面的兵力就少了,这是一个主教练的取舍问题。
潘毅微微点头,然后站起来走到战术板前,在中场位置写下了几个瑞典球员的名字:
“我如果这么排,你看能不能达到攻守平衡的目的?”
——
在接连击败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德国这几支世界强队之后,瑞典队俨然已经在全世界引起了一股风潮,成为了欧洲杯赛场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
各种“30年瑞典队球迷”也在各大论坛涌现,大家纷纷表示,早在1994年世界杯上,他们就喜欢上了拥有布罗林、达赫林的瑞典队。
当时瑞典队也是一路过关斩将杀入了四强,最终是在半决赛中输给了最后夺冠的巴西队。
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瑞典队同样是通过点球大战击败了罗马尼亚,而且在这场比赛中还有一个名场面。
那就是一次教科书般的任意球套路,当时瑞典获得前场禁区右侧位置极佳的任意球,两名瑞典队员站在主罚点面前。
哨声响起,当大家都以为他们会选择直接攻门的时候,主罚队员一脚直塞找到躲在人墙背后的布罗林,没人看守的他在小禁区爆射得手。
这一次经典的任意球配合也对后来的球队有了很多启迪。
包括后来1998世界杯上,阿根廷对阵英格兰时萨内蒂也曾上演过同样的操作,而2022年世界杯荷兰队韦霍斯特打进阿根廷的那个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很多球迷都认为,现在的这支瑞典队,让大家看到了当年勇夺世界杯季军的那支瑞典队的影子。
中场的福斯贝里就是达赫林,而伊布更是加强版的布罗林!
也有很多人表示,潘毅执掌瑞典队后,让这支球队的技战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不管是进攻上,还是在防守上,都比前任有了巨大的进步。
因此,确实大家都认为潘毅喊出瑞典夺冠的口号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他们确实有这个能力!
但是也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瑞典队虽然每一场比赛的表现都在进步,一场比一场好,但是这支球队有着天然的缺陷。
“对于当下的瑞典队来说,他们已经把防守演绎到了某种高度。他们坚定不移地履行潘毅定下来的战术方针,这让他们在前面的五场比赛中仅丢一球,这绝对是现象级的表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