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其实是相信老袁家以后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有些事情到了以后其实就没有意义了,实属是完全解决不了的东西。
尤其是有西普里安这个神仙,老袁家最后的发展逻辑恐怕和俄罗斯崛起差不了太多,但反过来讲,老袁家到最后恐怕也就是共主。
现在看着一副蒸蒸日上的样子,等到老袁家真正开始开疆扩土之后,就必然会被当前看似没什么影响的地缘,狠狠地按在土里面蹂躏。
这并不是什么玩笑话,而是一种必然。
至于中亚,现在各大世家同样是蒸蒸日上,但等到中亚的潜力挖掘完了,也就是粮食产出达到了上限之后,各大世家想要再继续发展,就只剩下兼并一条路可以走了。
这也是陈曦从一早就说是中亚的那些世家,迟早跟春秋战国一样,说白了就是土地产出的问题。
别说是在封建社会了,哪怕是在后世,在二十一世纪,土地产出都是一切的基础,这个东西一旦抵达上限,导致的就不是内卷,而是死亡了!
而中亚这个地方在三世纪还处在水草肥美,能支撑起一个帝国的时代,但这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哪怕是在有汉室精心准备的良种,以及更高水平的耕作技术,外加各种水利设施的前提下,这么大一片地方在封建时代的极限人口承载力估计也就在5000万上下。
只是早期过去存在一定的危险,而且条件艰苦,但没有其他五常干涉,只有本地人可能要与你争抢,而你可以靠一切手段去对付对方,等将本地人收拾了之后,你可以为所欲为,想要卖资源就卖资源,想要搞建设就搞建设,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势力哪怕清空本土的人脉也肯定要出去!
这已经不是洗白不洗白的问题了,这是直接翻身上岸,人上人了好吧,至于说上限低一些什么的,本土的理论上限可不是这些人能拿到的,而封国条件差一些,也不是建不起来。
至于说未来会遭遇到天花板什么的,老实说,我不选择踏出国门去建立封国,你连谈天花板的资格都没有。
五千万人口的上限,十几个势力一分确实有些低了,但在国内有指望这个上限的可能?
哪怕是袁杨,也就最多是将自己所在郡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就这还不能说是那些人都是自己的,而在国外,那真就是自己的,予取予夺,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这不叫予取予夺,这叫收税,建立国家,收税维护国家,然后提供保护,这是自古以来完完全全合理的行为!
在这种前提下,哪怕顶尖的世家已经意识到,百年之后,中亚必然是战国时代,诸霸争锋,但那又如何?有这种机会,你不吃?
至于印度河-恒河精华区,那是各大世家垂涎无比,但却不能明目张胆使用手段的地方,这个地方的人口承载力,能在封建时代达到两个亿,是真正意义上的产粮地。
同理还有中南半岛,在这个年头,差不多也是一个亿的人口承载力。
所以好与坏,从一开始陈曦就很清楚。
唯一能说是失误的就是江东真的将赛利安打死了,以战争的手段夺取了海权,进而拥有了自主选择封地的权力,否则,东南亚地区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陈曦能让江东随意施展?
要知道,江东占据的东马、印度尼西亚可都是后世世界有名的粮食出口国,就这还是因为印度尼西亚没有在苏门答腊岛下本钱,而是在爪哇岛下本钱的原因,否则印度尼西亚的粮食产量只会更夸张。
从某个角度讲,汉室未来最大的对手,极有可能是分封在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刘备系,以及江东这批人。
至于中亚世家和袁家,说实话,从长远角度也就是打打闹闹,想要冲入中原,怕是需要有李世民这种级别的人物才行。
当然,也就多亏江东世家内部无限分裂,否则陈曦现在恐怕就得头疼江东这票子人了,毕竟相比于其他几个看着是帝业,但被埋了毒丸的家伙,东南亚如果被统一起来,那就是实打实的帝国。
实际上后世,东南亚、中南半岛,没有被统合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大国的手段,毕竟谁也不想让世界再多几个有可能成为棋手的家伙,外加,东南亚作为棋盘来使用,确实是挺顺手的。
张勇不太清楚这些,但张勇可太清楚万震的讲解了,而且相比于其他的智者时常会嫌弃凉州老兵没有脑子,万震在有兄弟愿意听的情况下,他很愿意将某些知识掰碎揉烂了给喂进去。
而以万震通博万物的能力,某些东西要学到顶尖对他确实挺难,但如果只是想要学个大概,学到了解前因后果的程度,对于万震而言,还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张勇哪怕大脑空空,还是从万震那边要到了答案。
哪怕搞不懂这个答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但对于只是准备建立一个封国的张勇来说,过程完全无所谓,只要答案正确就行!
“你居然会选择中南半岛。”吴宇有些吃惊的看着张勇,他属于心思比较活,而且有一些脑子的老兵,所以更能理解张勇选中南,不选图兰意味着什么,别的不说,这可是真的跳出了凉州的大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