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过了这么多年,伏羲从未忘记过本心二字。
“记得先前我跟你说过,部落族人无能踏足部族安稳之所,面对天地。”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底蕴加深,如今倒是族人们,踏出部落之外的绝好机会。”
“该完成的积累,都已经完成,不至于出现大的差错吧?”
张道陵问道。
这些岁月以来,伏羲部落安稳发展,修养生息。
未曾有大的动静儿,却并非什么都不做。
充足的食物,再加上十二形意练法。
如今的部落族人,各个健壮,言说降龙伏虎有些夸张。
狩猎猛兽,已然不算难事。
不仅成年儿郎健壮,就连那些刚刚出生的孩童,亦是健康。
为何不让部落族人外出征战,得更多安居之所。
时机不允许,实力不允许,的确是因素。
至为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四个字,修改基因。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相对优质的基因,已然与人族完全相容。
别的不提,仅是一个孩童出生后的生存率,便很能说明问题。
更不要说,还有资质方面的改良。
有此所得,莫说是安稳一段时间。
就是再长一些,也没什么大碍。
伏羲先是喜悦,到后来,颇为失落,一声悠长叹息。
“您要是早说几年,徒儿的身躯尚在壮年,还有征战之能。”
“如今只能眼睁睁瞧着族内儿郎们,外出撒欢了。”
时间无情洗礼下,伏羲不可避免,进入了气血衰败期。
虽不至于苟延残喘,也终究非往昔那般精壮。
为首领多年,瞧着部族蓬勃发展,越发兴旺。
由衷喜悦的同时,亦有深然遗憾。
人族也好,仅是伏羲部落也罢。
总不可能长久偏安一隅,必然要走出去。
却是不知在有生之年,还能否看到这样的画面。
此为伏羲心中深然遗憾,如今的话,真的是什么遗憾都没有了。
真要非说有的话,与张道陵倒是存在一些关系。
师徒关系,如同父子一般。
养老送终,理所应当。
看看自己,再看看师父。
还是做师父的,给徒弟送终吧。
“如今倒是能与你透露几分玄机。”
“这些年来,师父教你治理部族,从未传授你任何玄机妙法。”
“非是为师狠心,实在是你有自己的道要走。”
“部落积累底蕴如此岁月,亦是在积累气运。”
“如今的人族气运,有三分。”
“一在圣人,二在东海之滨,人族祖地。”
“其三,便在伏羲部落。”
“气运虽说缥缈虚无,却是最为玄妙。”
“有此气运庇护,部落壮士出击,必然无差错可言。”
有师父此言,伏羲内心自是大定。
命令部落锐士出击,所至之处,必然是所向披靡。
由东到西,不过数十载光阴,便将地域范围,扩张了将近二十倍。
于此同时带来的,还有人族数量的飞速发展。
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以及改良基因。
已然完全适应了洪荒环境,不会有随便一点疾病,便有大批族人消亡的事情发生。
以此为支撑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这么说。
只要有土地,便有人族。
有多少土地,便有多少人族。
除了部族原本发展,亦是收容了许多尚在洪荒苟延残喘的人族。
多股力量聚合,端的不可小视。
瞧着人族如今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无限前进。
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极度虚弱的伏羲,流露出了至为真诚的笑意。
瞧着长大,又是瞧着逐渐衰老,接近死亡。
张道陵内心不由浮现一抹伤感。
“也是时候了。”
心念动的瞬间,沟动人族气运。
首阳山,为太清安然道场。
某一时刻,突然绽放七彩豪光。
如今景象,明显是有宝出世。
那贪心起,不知底细,冒犯圣人威严的,下场自不必多说。
哪怕是知晓根底的,也是忍不住心思浮动。
圣人威严,不可冒犯,的确不假。
可万事皆有一个缘字,万一此宝,与自己有缘呢。
“也罢!”
“如今该是天皇归位时刻了。”
太清眼眸开合,拂尘随意一扫。
那七彩光芒自行脱离首阳山,往人族而去。
此宝名曰崆峒印,不仅是自身品质,与人族亦是有至深牵连,意义非凡。
若是可以,太清自是真想将其握在手中。
如今依旧脱离而去,只能说明无缘。
以太清性情,无缘之事,自不多求。
崆峒印受人族气运吸引,直线落入伏羲部落。
于伏羲头顶照耀一瞬后,崆峒印本身亮起一道光芒。
伏羲形态,似是深刻其中。
随即,崆峒印隐匿虚空。
而伏羲受崆峒印照耀,本来处于溃散边缘的生命与气血,得以恢复。
“师父,徒儿感知冥冥中,似有呼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