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为大商都城朝歌屏障。
渑池破,大商朝歌便直线暴露在西周眼皮底下。
哪怕渑池之后,还有孟津可做屏障。
渑池破,其意不亚于利刃已然搁在了脖颈之上。
帝辛虽多行昏妄事,却不至于到了不顾生死之地。
情势紧急,容不得再将张奎宣召入朝。
帝辛特地派遣贴身侍卫,携盘庚剑前往渑池。
盘庚剑,本是帝辛先祖,商王盘庚之随身配剑。
商王朝中期,起九世之乱,历时近百年。
盘庚以此利剑,平定动乱。
商王朝得以中兴,延续至今。
帝辛赐张奎此剑,其意自是希望张奎,能如先祖盘庚一般。
力挽狂澜于危殆之下,挽救大商,再现复兴。
论本事,张奎师从截教门下。
一身武艺不俗,更是练就地行术。
奈何满身的本事,一直不得重用,郁郁不得志。
如今帝辛将大商安危托付,更是赐下盘庚配剑。
重用之意,信用之恩,张奎无以报答。
灭五岳,诛七杀。
自伐纣之始,历经诸多,从未似渑池这般损失惨重。
“弟子请命出战,要为家父,家叔报仇。”
黄家二子压抑悲伤,请命出战。
渑池之战,亡于张奎手中的便有黄飞虎,黄飞彪。
“表弟,为兄与你一起!”
哪吒之母,乃是黄飞虎的妹妹。
黄飞虎,黄飞彪,尽都是哪吒亲舅舅。
“你们的心情能够理解,却是切莫急躁。”
“那张奎除了本身之武艺,最是麻烦的,莫过于那日行千里的地行术。”
“此术之威,你们都当领教过。”
“莫说张奎,便是当初土行孙······”
说到这儿,言语突然顿了下来。
“对啊!”
“当初五师叔曾使指地成刚法,破除了土行孙师弟的地行术。”
“那张奎,也没有逃脱的道理。”
“弟子这便起行,去请五师叔。”
杨戬念及往昔,惧留孙使指地成刚法,破除了土行孙的地行术,满是惊喜。
“不必劳烦了!”
“你五师叔并不在山中。”
杨戬能想到的,姜子牙又岂能想不到。
自黄河阵后,十二金仙便不见了踪迹。
遍及天地三界,估计仅有圣人知晓十二金仙下落。
“子牙不必烦恼,吾受天命,前来相助完成大业。”
一道身影悄然入周营,正是黄龙。
黄龙乃是龙脉化形,拜在镇元子门下。
论大地之能,估计也就镇元子能比拟。
“子牙见过前辈!”
姜子牙自是识得黄龙。
以师徒论,该是与黄龙同辈。
然黄龙也曾在紫霄宫内听道,一身修为不俗。
元始天尊称呼一声道友,并不为过。
何况现如今有求于人,姿态更是得放平些。
“指地成刚法,本是紫霄宫内所授三十六法之一,存莫大神通。”
“非是有缘,非是悟性,不得轻易练成。”
此言一出,周营皆静默无声。
并不急着说话,若无应对地行术之法,又何必走这么一趟。
“无指地成刚法,却有此印。”
手掌摊开,土黄色光芒汇聚。
一尊同样呈现土黄色的印玺显现。
“此为地印,镇压大地,无尽山川。”
有地印显威,张奎赖以信用的地行术,如同被废除了一般。
无奈之下,张奎只能选择以武艺力战。
杨戬,哪吒,韦护联手围攻。
张奎终是不敌,丧命于哪吒手中。
大周军再拿一城,接下来便是孟津之战,也是伐纣之最后一关。
“原始,我能问问,那只猴子是如何通晓八九神通变化的吗?”
八九玄功,为道门秘传。
遍观三教二代弟子,也就是多宝。
凭着八九玄功,可硬抗广成子的番天印无碍。
三代弟子,更是仅有杨戬修行有成。
袁洪既不在三教门下,如何得练如此秘诀。
“杨戬本是阐教门下三代首徒,却是命中有劫。”
原始此言,再是明了不过。
就如同十二金仙收门徒一般。
师徒恩情义是一回事儿。
但最为真实的目的,还在于挡劫避货。
有卫无忌在,三清不能多动,故此便不再有万仙阵之劫。
拿下梅山七怪,大周军队顺利挺进朝歌。
帝辛自焚于摘星楼,九尾狐以及三妖想要逃脱,却被捉拿。
“道长饶命!”
“吾等所为,本是奉了女娲娘娘之命,霍乱成汤,以全天数之局。”
九尾狐拜身于大周营帐,动用了最后的保命手段。
涉及圣人,此事着实不太好办。
为难之时,一道灵光自天外落下。
九条巨大的雪白狐尾晃动,不似附身于妲己的九尾狐,满是魅惑气息,倒是充满仙灵之气。
“尔所为纵是顺应天数,触犯族规,罪不轻饶。”
并不理会姜子牙,阐教门下三代弟子,几分冷然言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