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说得不错,那中策呢?”杨赐问道。
“中策为,命左将军皇甫嵩,总督前将军董卓,以陈仓为诱饵,牵制敌军,待敌军疲惫,全力出击,灭掉汉阳王国,然后挥军西进,灭掉韩遂,马腾等部。”刘协说道。
“嗯,不错,不错,可有上策?”大臣们伸长脖子,看着刘协。
“上策是有,可是难有人选。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左将军皇甫嵩,可都督前将军董卓,在陈仓一带击退王国,同时大将军何进率军从北线出发,直逼韩遂和马腾的大本营,同时派出使者,游说韩遂和马腾归顺朝廷,送家眷到洛阳为质。此计的问题在大将军何进,不知道大将军能否在大军西进中准确把握战机,威吓贼兵投降?”刘协把问题甩给何进。
众臣把目光投向何进,何进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朝中争权夺利是何进的特长,要说统兵征战的确不是何进这个大将军所长。
“何大将军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可命何苗为使,持符节出使,在何大将军的兵威之下,又有王国的前车之鉴,韩遂和马腾之患可除。”刘协说道。
“好。拟旨,命公孙将军即刻回军幽州,同时传旨南匈奴出兵协助。左将军皇甫嵩。”刘宏说道,在下决定的时候,刘宏还是很快的。
“微臣在。”皇甫嵩出班说道。
“左将军皇甫嵩,率军二万,前去凉州,都督前将军董卓,共同出兵,平定西凉。”刘宏下令,看来采取了刘协的中策。
“微臣遵旨。”皇甫嵩领旨。
这时候刘协才仔细打量整个朝廷,今天上朝近百人,头发全白的十数人,这些人行将就木,还在朝堂上,战战巍巍的站着位置。头发花白的过半,都是一些无主见之人,在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
刘协粗略估算,朝中的平均年龄应该在五十岁以上,关键是这时候的人,大部分在五十多岁就死,极少数能活到六十岁以上。
这样暮霭沉沉的朝堂,刘协真不知道能够担负得起大汉风雨飘摇的江山不。
就在刘协思维飘到老远的时候,刘宏一个命令,把刘协从遥远的地方拉回来:“二皇子协,天资聪明,遇事明白,可担大任,从今日起临朝,学习听政。”
刘宏这一个决定,可是把刘协推上了风口浪尖,临朝听政对有势力的人来说,是施展抱负的绝好时机。但是对没有势力的人来说,这可是步步杀机。特别是现在的刘协,羽翼还未丰满,刘宏就让刘协学飞,恐怕不是好事。
刘协心中暗自担心,与皇后之间刚刚缓和的关系,又再度紧张起来。可是刘协又不能拒绝刘宏的要求,否则落一个抗旨不遵,也是要丢掉小命的。
******
永安宫,董太后不知道怎么得知刘协可以上朝听政,早早准备好宴饮,招来朱贵人、皇甫贵人、袁贵人、桥贵人、长公主,一同庆祝。
满腹心事的刘协带着典韦回到永安宫,看到董太后等人,心中顿觉不爽。
这董太后只看见刘协入朝,但是没有看到刘协所面临的危险。就同当初,董太后送刘宏入宫做皇帝一样,看起来风光无限,恐怕只有刘宏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苦楚。
但是今天来的这些女人,都有极强的母家,刘协不敢得罪,只好在众女的欢声笑语中,勉强应付。
好在董太后见刘协精神不佳,于是借口今天上朝累了,让刘协去休息,刘协这才躲过了大家的纠缠。
与永安宫形成鲜明的对比,长秋宫中,何莲大发雷霆。刘协上朝,参与朝政,而作为大皇子的刘辩,还在一旁懵懵懂懂,只知道玩,这让何莲一看就来气。
“妹妹,勿忧,哥哥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何进劝道。
“一劳永逸,一劳永逸,那刘协不死,怎么一劳永逸?”何莲说道。
“妹妹差矣,与其让刘协死,不如让刘协臣服?以刘协的本领,如果辅佐辩儿,听从妹妹的调遣,到那时,辩儿的江山岂不更加稳固。”
何莲与何进的关系原本出现了裂痕,只不过,现在刘协得势,兄妹二人的关系再次缓和,而把目标投向了刘协。
“话虽如此,可是那刘协岂是善与之辈?”何莲停止了发怒,转头看着何进。
“妹妹,与其想方设法的去杀掉刘协,还不如强大自身,建设一支真正的何家军,到时候皇帝驾崩,哥哥挥军入宫,保护妹妹,拥立新皇,那刘协无一兵一卒,怎么斗得过哥哥手中的兵马,还有妹妹手中的皇后懿旨?”何进说道。
“嗯,听起来不错,哥哥可得抓紧时间,皇上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哥哥的早些准备。”何莲说道。
“嗯,哥哥知道,妹妹还得改变对刘协的态度,多让辩儿同刘协玩耍。刘协无母,妹妹名义上是刘协的母亲,妹妹要象母亲一样对待刘协,堵住外面的嘴,到时候我们扶立辩儿,也是祖训立长不立幼,这样自然可拉拢不少朝中大臣的心。”何进劝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