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年的岁赐下来了,皇上还是心疼殿下,赏殿下钱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米二百石,比大皇子都多。”春兰这个财迷,看到少府送来的单子,兴冲冲的跑过来给刘协报告。
“嗯?比哥哥都多?哥哥是多少?”刘协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要是让皇后知道自己比刘辩的赏赐多,还不铤而走险弄死自己。刘协现在虽然有自保能力,但是每天都防着,也不是一个事。
“是啊。”春兰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一点没察觉出刘协的脸色变化:“大皇子岁赐十五万钱,牛肉一百五十斤,米一百五十石。”
十五万钱,这是卿一级的待遇,过去刘协也是这个待遇。现在皇帝突然把这个标准提高,加上这段时间,刘协临朝听政,并学习处理朝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是要立刘协为太子。
只是,这样的结果,势必引起何家疯狂的反扑。原本刘协的努力,已经让何进与何莲之间,有一些裂痕了。可是现在,因为刘协可能被立为太子,何家在外力的作用下,再次合作起来。如果这岁赐赏下去,恐怕何家会再次不择手段弄死刘协。
“潘颖,叫上典韦,随本皇子出去一下。”刘协对站在门口的潘颖说道。
“殿下,殿下,今日杨修、曹昂等人要过来,你这样走了,恐怕有些失礼。”春兰提醒道。
“就说本皇子入宫给父皇请安去了,让他们先等一会儿。”
与自己的小命比起来,得罪杨修等人就不算什么大事了。
自从刘协学习理政以来,杨修和曹昂隔三差五的就过来玩耍,今天还约了袁耀袁谭,原本是过来谈诗词歌赋的,只不过,几人当中,只有杨修在诗词歌赋上面有些成就,其他人同刘协样,都是门外汉。
之所以过来,其实就是混个脸熟,毕竟刘协开始学习理政了,离太子之位又近了一步。
当然,敏感的不只是杨彪曹操这些家族,其他家族也同样做出了反应。今年,董太后收到的岁贡,可比往年多得多。就连刘协的安昌殿,不时都有地方官员送来钱财。
“殿下且慢,没有皇上的旨意,殿下不能进去。”刘协在刘宏的寝宫前,被值守的郎官拦住了。
“本皇子要问父皇安,劳烦通传一声。”刘协按捺住胸中的怒火,好言好语的给郎官们解释。
妈的,儿子要见自己的老子,居然有人拦着不让。刘协心中这团怒火还真不小。
“请殿下等一下,皇上正在处理急事,不方便见殿下。”值守的郎官说道。
急事?什么急事?大汉朝有急事吗?就连黄巾军造反,刘协也没发现刘宏急过。
只是刘协等不了了,要是少府把岁赐送下来,皇后肯定会知道。怎么办?既然父皇见不着,那就先去少府。
“奴才段珪参见二皇子殿下。”一个宦官打扮的官员,见到刘协,立刻施礼。
“你是少府卿?”刘协有些疑惑的问道。
“正是下官。”宦官施礼说道。
少府卿,九卿之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换成了宦官。刘协有些无语,不过转念一想,宦官的权利越大,与何进的争斗就会越凶,就越能帮助自己剪除何进的力量,也是一件好事。
“哦,本皇子过来,是说今年岁赐的事情,劳烦少府卿改一下。”
“二殿下有什么地方不满意?下官这就给二皇子改。”少府卿段珪笑着说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眼前这个二皇子,深受皇帝的信任,不但开始学习理政,今年的岁赐也明显比大皇子高一级,达到了大汉朝的最顶峰,只要二皇子不出意外,多年之后,就是大汉朝的皇帝。作为宦官,只有依靠皇帝,才能有所作为。所以,段珪对刘协这个未来的皇帝,恭敬极致。
“本皇子的意思就是,把本皇子的岁赐改下来,与哥哥刘辩的岁赐一样。”
“什么?”少府卿段珪一时没理解刘协的意思,从来都是来少府争东西的,还没有来少府要求减东西的。
“本皇子知道,这是父皇的意思。这样,少府先按照十五万钱给本皇子送过去,如果皇后问起,就说是某个官员不小心,把数字写错了。至于父皇哪儿,本皇子会去说的。”
刘协给段珪解释了一下,段珪这时候才真的明白过来。当然,对于在宫中混饭吃的大太监,岂有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不过,眼前这个只有几岁的孩子,居然也能看清其中的道理,这不得不让段珪高看刘协一眼。
太监是依靠皇帝才能生存的主,段珪自然希望,自己的靠山越强越好。刘协展现出如此的睿智,段珪自然更加亲近刘协。
“殿下尽管放心,奴才一定按照殿下的吩咐去做。如果皇上问起,奴才会向皇上禀报殿下的意思。”段珪适时的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忠心,为自己今后的前程铺一下路。
“少府卿果然贤能,本皇子记下了。”刘协这时候需要人帮忙,自然不能表露出自己的宦官专权的厌恶,所以,也适时的给段珪一点肯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