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个贼兵冲进坞堡,大声喊道:“快,快发兵救援。”
“救援?救援谁啊?”贼兵将领问道。
“管家,管家带着渠帅的妻儿向这边来了。”这个贼兵大声回答。
“渠帅的妻儿?怎么回事?”一个敌军将领大声吼道。
“这······”求援的贼兵见事态不对,不敢开口。
“说。”哗啦一声,一把钢刀出鞘,架在这个贼兵的脖子上。
“是,是渤海王进攻县城,渠帅自杀身亡,管家带着渠帅的妻儿,向坞堡这边来了。”贼兵架不住威胁,终于把事情说出来了。
完了,坞堡里面的贼兵将领脸色苍白,身体瘫软在地上。
“怎么了?快发兵啊,发兵。”求援的贼兵大声喊道。
“去你妈的,发个球的兵,有数千大军向这边来了,还不快跑。”一个将领甩掉求援贼兵的手,大声骂道。
跑,对啊,跑啊。
顿时,厅堂里面的人都醒过来,一个个飞快的跑出屋子,回到家中,带上金银细软开始逃跑。
刘协的大军赶到黄池坞堡,已经是三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坞堡城门大开,里面像是遭了抢劫的样子。
大军根本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坞堡。
“殿下,拿着贼人将领一人,只是还在宿醉之中。缴获铠甲三百对套,其中铁甲一百套。粮食五千石,各种武器辎重无算,只是没有金银细软。”
“人都逃走了,还会给你留下金银细软?统计一下,这里有多少房屋,能够住多少人?”
“殿下,已经看了,这里有大约三千户居民,只是都人去房空,我们的队伍完全能够住下。”
看到统计的士兵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刘协也懒得解释。很多东西,是要靠悟性的,没有悟性,就算提拔上来,也是废材。
没有意思,跑了几十里路,一点军功都没有。士兵们觉得无趣,刘协也觉得没什么意思,留下钱三多部,刘协带着大军回了古城。
彻底掌控了封丘,刘协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第一个计划,就是征兵。一千铁甲军,条件自然是能够扛起三石粮食的人,待遇是每年五十石粮食的军饷。
五十石粮食,相当于五十亩土地的产出,也就是说,这一千铁甲军什么都不做,每天到军营训练,均能养一家人。
当然,铁甲军的要求是要到古城住家,并且在古城外面还有五十亩土地,当然,这五十亩土地是要按照规定缴纳赋税的。
另外招收五千屯田兵,连同原本的军队,组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这一万人,也在古城有房子,在古城外面有五十亩土地。普通士兵,每年三十石粮食,伍长三十五石,什长四十石,队率四十五石,屯长及其以上,按照大汉官员俸禄执行。
屯田兵隔天训练,也就是说,劳作一天,训练一天。并且轮流在古城、县城、坞堡值守。
第三部分,就是纯粹的农民,这些人没有资格住在古城里面,而是在乡村搭建驻防。工作自然是种田。
每家人至少耕种五十亩土地,可以多种,只要按照王府的规定上交赋税即可。
第二个计划,自然是陈桥东湖的挖掘了,现在刘协收缴了杨凤的田地,又从杨雄手中缴获的封丘富户的田地,整个封丘,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刘协的,刘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拿着竹竿沿着陈桥东面的沼泽,一根根的插下去,不到一天功夫,一个方圆五里的水域就被画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组织民工,挖湖,把挖出来的泥土,填在沼泽四周,使得这些地方的地面变高,从而在黄河涨水的时候,不会被淹,这些地方,自然就是刘协今后的良田。
这个乱世,只要有粮食就有人来。冀州被黄巾军祸害匪浅,刘协挖湖的消息刚刚传出,就有数千人前来报名。
因为来刘协这里挖湖,不管大人小孩,每天都能领一斤粮食。而且,刘协还承诺,今后开出来的土地,他们有优先租种的权力。
湖边做工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刘协规定,挖出二人深即可,只是这些工人,为了能够在这里多做时间,居然逐渐往深里挖。不过刘协没有制止他们,反正刘协有的是粮食,多挖几天,少挖几天无所谓。
因为刘协用的是竹竿标记的湖面大小,所以,大家戏称这里为竹竿湖。竹竿湖就竹竿湖吧,虽然有违刘协的初衷,但是很接地气不是。
******
征兵的进度很快,几天时间,一万屯田兵就招募起来了,段宇、许利、钱三多、八斤、苟二牛、孙哈尔、裴潜、莫二万,刘协又新提拔了两个司马,每人带兵一千,归属与都尉于陵。
铁甲军和骑兵招收比较困难,能够在马上作战的很少,能够扛起三石粮食绕着军营走一圈的也少。
不过刘协不急,这一千铁甲军和五百骑兵,刘协划给王诗,慢慢的招。
县城那边,工作也告一个段落,四大家族在经过垂死挣扎过后,还是被辛宏把他们的罪行查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