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门城楼,皇甫嵩看着缓缓关闭未央宫宫门,对着身边的亲信缓缓点了点头,然后走向了安门城门。
“皇甫嵩,站住。”杨昂第一眼就看到皇甫嵩,立刻发出警告。
“你是何人?缘何在此?”皇甫嵩微笑着问道。
“我乃左将军麾下校尉杨昂,奉命驻守安门。”杨昂冷笑着答道。
校尉是二千石官,皇甫嵩只是一个御史中丞,并不比杨昂高多少,所以杨昂一点都不在意皇甫嵩。
“左将军麾下,什么时候内城城门需要左将军派人驻防了?”皇甫嵩冷冷一笑,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崔烈。
崔烈觉察到皇甫嵩的神色,脸上一阵尴尬。城门自然是城门校尉的职责,可是这安门居然被杨昂把控,而真正守城门的城门校尉,居然在一旁歇着。不用说,崔烈也很尴尬。
“诸位,杨赞造反,入宫去了,你等如若不想抄家灭族,放下武器,可保一命。”皇甫嵩突然提高声音,大声喊道。
杨昂手下的士兵,原本就是皇甫嵩带出来的,之后又交给了董旻,落到杨赞手中也不到一年时间。这些士兵对皇甫嵩自然是熟悉的,皇甫嵩这人有诸多不足,但是忠君爱国这一点,还真没得挑剔的。
听到皇甫嵩这么一说,士兵们迟疑的看向杨昂。
杨昂当然知道杨赞入宫干什么去了,可是这不能说啊,如果说出来,这兵还怎么带啊。
杨昂犹豫,可是有人无所谓。就听有人说道:“董卓无道,理当诛杀,天子年幼,理当让贤。我们将军手握大军,背靠杨家,定能将这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尔等如若识相,跟着我们,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如若不然,身死魂消,就在眼前。”
众人闻声看去,居然是杨原。
“果然如此。”皇甫嵩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还不动手。”
噗嗤,噗嗤,利刃插进皮肉的声响,不管是杨原还是杨昂,都吃惊的看着胸口上的利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主将被杀,士兵群龙无首,看到皇甫嵩在旁,大家自然向老领导靠拢。
“崔烈,守好城门。”皇甫嵩吩咐了一声,带着军队,向着下一道城门而去。
宣室殿,刘协悠闲的看着奏章。
“陛下,我们快走吧。”潘颖心惊胆战,双腿都在打颤。
“不用了。王允与杨赞不是一伙的,我们不用走了。”刘协微微笑道。
既然王允与杨赞不和,那么二人必然会产生矛盾,杨赞空有三万大军,可是不能运用,最后势必不是王允的对手。
宣室殿外,王盖率领郎卫,奋力抵挡,可终不是杨赞的对手。
“杨赞,你等着。”王盖最后扔下一句话,匆匆离去。
杨赞似乎并不在意王盖离去,也没派人去追,而是带着手下,向着宣室殿而来。
朱雀门,王允上前,认真检查了董卓的伤势,确认董卓已经死亡,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董卓死了,这大汉江山就是我王允的了。
王允让吕布李肃召集属下,一部分守着朱雀门,另一部分跟着王允去宣室殿。
正在布置,就看到王盖急匆匆的从走来。
王允感到莫名的一阵心慌,难道王盖那边出问题了?
王允疾走几步,迎着王盖:“怎么了?”
“父亲,杨赞趁你在这边斩杀董卓,自己带兵在宣室殿逼迫皇帝禅位。”王盖小声的回答。
“禅位?于谁?”王允心中更加惊慌。原本想着解决了董卓,就拿着皇帝禅位的诏书,说是禅位给自己,这样一来,自己就名正言顺的当上的皇帝。可是现在杨赞这么一闹,这禅位之事就成了笑话。
自己如果承认禅位,那皇帝就成了杨赞。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外界宣布,禅位之事只是引诱董卓入宫的计谋。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杨赞登基。
“李肃,把禅位诏书拿来。”王允对着李肃喝道。
李肃一愣,董卓已经杀了,还拿禅位诏书干嘛。但是目前王允势大,自己根本不能与王允匹敌,所以李肃恭恭敬敬的把禅位诏书拿出来。
“父亲,诏书在这里。”王盖轻声说道,把诏书取出来,交给王允。王允眉头一皱,瞪了王盖一眼,大袖子一挥,盖住了王盖手中的诏书。
这时候,李肃把诏书送过来,王允伸手接过来,大声说道:“董卓已死,奸贼已除,这禅位诏书就此作废。”
在吕布和李肃惊讶的目光之中,王允把手中的退位诏书扔进了身旁的火盆之中。
“父亲。”王盖大声喊道,因为王盖发现,王允扔出的不只是一份,而是两份,其中一份是从李肃手中接过的禅位于董卓的诏书,一份是王允拟定还没有找皇帝盖章的禅位于王允的诏书。
“不必多说,禅位诏书只是剪除董卓的一个鱼饵罢了,董卓已除,这禅位诏书就不应该再出现。”王允大义凌然的说道,不管是吕布,还是李肃,以及四周的那些士兵,对王允的忠君爱国之情都竖起了大拇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