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用樊稠郭汜的箭矢射击。”刘协对旁边的宋和宋平说,原本在一旁看热闹的羽林郎顿时收住笑,从马背上拿出郭汜樊稠的箭矢。
钢弓配木杆箭,不是很好的搭配,但是刘协要的不是杀伤力,而是让对方知道自己是郭汜樊稠的军队。
一轮箭雨射过,追兵还在马上的已经不多了,第二轮箭雨落下,追兵四散逃走。刘协挥挥手,羽林郎带着战马急速离去,只留下满地挣扎的胡羌族人。
高陵西面,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带着数十匹驮着物资的战马,在官道上飞奔,度过渭水,前面的人说:“陛下,哪儿有一支斥候队伍。”
“用樊稠的箭矢射杀。”马上一个青年说。
于是,数十只箭矢飞出,几个斥候还没弄清楚情况,就栽下战马,等这一队骑兵跑过,其中一个受伤没死的斥候爬上马背,绝尘而去。
这种情况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但是刘协从来都只是射出一阵箭矢,不管对方死没死,都疾驰而去。
前面就是长安城了,可是刘协并没有带着羽林郎冲入长安城,而是从长安的旁边斜穿过去,直冲樊稠的的地界。
夜,黑沉沉的。黑夜中,一支骑兵缓缓的走着,这支骑兵非常奇怪,每匹战马的尾巴上都系着一支树枝,把战马走过的痕迹扫得干干净净。
天还没亮,长安的南面出现一支骑兵,骑兵在城门处敲了几下,然后城门楼子就出现几个人,轻声问道:“是陛下吗?”
“陛下回京,快开城门。”苗圃看到刘协全须全尾的回来,提着的心终于放下去了。
吱呀,城门打开,羽林郎们缓步走进城门,守城的士兵前来接住,将缴获的战马牵回皇宫。
这次缴获不少金银,都是斩杀羌族士兵没收的,不过按照羽林军的规定这些金银都得上交,进入刘协的库房。刘协也有小金库的,账目在春兰手中,专供刘协搞一些研究和赏赐后宫人员所用,羽林郎这些收入都交到了小金库的。
刚回到皇宫,刘协还没来得及收拾一下,淳于嘉等大臣就陆续赶来。现在是非常时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世家的连锁反应。刘协回宫,肯定会带来战争的消息,所以各大世家代表第一时间赶到长乐宫,等待刘协的诏见。
没办法,刘协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宣室殿诏见了这帮大臣。不管怎么说,这些人还能够坚持,一方面是大汉朝养士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对汉朝皇室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如果这一丝希望破灭,这大汉朝就真的散了。
所以,刘协顾不得洗漱,就在宣室殿诏见了大臣。
宣室殿,太尉杨彪、司徒淳于嘉、司空张喜、太常赵温、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华歆、廷尉丞宣播、少府田芬、司农丞张义、大长秋苗祀、侍中皇甫嵩杨琦朱展、步兵校尉魏桀、射声校尉沮俊恭敬的站在下面,紧张的看着刘协。
“就这么些人?”刘协看着下面十多人,有些心慌的问道。
“陛下,已经到了的就这些,还有一些在赶来的路上。”潘颖低声说道。一般来说,大臣们来见皇帝,都要先行先内侍报告,由内侍告诉皇帝,皇帝安排见面。现在大殿里面的人,自然都是已经报告过的。还有一些,已经派人报告过了,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没能及时赶到。
“哦,现在城内的情况怎么样?”刘协问道。
众人互相看了看,最后推举淳于嘉出来回答:“启奏陛下,四月至今无雨,近日又闻胡羌入侵,长安城内,逃亡过半。”
“是百姓逃亡过半,还是官员逃亡过半?”刘协追问。
淳于嘉一阵赫然,原本不想说官员的事情,毕竟这些官员牵涉到世家的颜面,只是现在刘协明确问起,淳于嘉只好如实回答:“百姓逃亡已经超过一半,官员还不到一半,如今城内人口不足五十万,今岁税赋······”
四五个月的大旱,淳于嘉还想着税赋,刘协真的无语,难道这就是古代人思维局限?
刘协冷眼看了一眼淳于嘉,随后问道:“郭汜樊稠有什么动静没有?”
问到军事方面,太尉杨彪站出来回答:“朝廷派出探子,一直在观察郭汜樊稠的动静,近日最新消息,有羌族野利部和奢皮部向着樊稠那边去了,估计樊稠会很快起兵。郭汜那边,已经集结了人马,只是行动缓慢,每日只走二十里,没有十天半月,无法赶到长安。”
野利部和奢皮部应该就是自己在池阳遇到的那些羌人,因为留下的是郭汜樊稠的装备,所以他们找樊稠报仇去了,樊稠应该在不久就会卷入这场战争。
至于郭汜,应该在等消息。现在胡羌还没有抵达长安,气势正旺的时候,郭汜自然不会第一时间顶上去。等到胡羌进攻长安,朝廷必然与之战斗。到那时,胡羌的势头被阻挡,朝廷的势力被消耗,正是郭汜出兵的好机会。
果然,历史上有名的人,每一个是好相与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