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给宁玥闻了一点甜腻的香气,宁玥陷入了昏睡。
救治的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夜,所有人都站在廊下,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九月夜,风凉湿润,云高月明,空气里飘荡着淡淡的海棠香气,混合着竹香,在暗夜幽幽地撩动人心。众人的额角,全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等一场大雨落下,才惊觉方才的闷热不是自己的错觉。
风雨飘摇的夜,雷鸣电闪,忽明忽暗,一时间可亮若白昼,可观尽淤泥中的花藻,也可看透众人眼中的复杂;一时间,暗如炼狱,黑压压一片,不知人影还是鬼影。
破晓时分,雨势将歇,浣洗过的碧空清明而晴朗,晨曦从云海中冒出头角,整个大地,光芒万丈。
嘎吱——
门被打开了。
夫人一脸疲倦地走出来,面色苍白、唇无血色,俨然是透支到了极点。
容麟瘪瘪嘴儿,扶住她胳膊。
夫人虚弱一笑,也没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与他斗嘴:“好了,你们进去看她吧。”
玄胤紧张地问:“她怎么样了?”
夫人苍白着脸笑道:“她挺好,中途醒了一次,我问她疼不疼,她说疼,但没哭。”
玄胤一个箭步迈了进去,看着平躺在床上,发丝凌乱、面色惨白的宁玥,眸中再难掩热意,将她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都清除干净了吗?孩子如何?”容卿问。
夫人道:“清除了绝大部分,还有一些需要自我消亡,这个基本没多少问题,短则三日,长则七日,她背后的金蝴蝶便会完全消失了。”
“现在还没消失?”容卿不放心地问。
“现在已经只有一个很淡的印子了,消完就会彻底痊愈的。”
“孩子呢?”容卿追问。
“扛住了,真是个坚强的孩子。”夫人看向了容麟,“跟你一样。”
这还是夫人第一次表扬容麟,容麟哼着红了脸。
宁玥是第三天的下午醒来的,醒来还不能立马感知到眼睛的变化,但玄胤一直有观察宁玥后背的金蝴蝶,的确是一日淡过一日,到九月二十号这天,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九月二十一号,宁玥从午睡中醒来,突然感知到了一丝不太明亮的光线。
又过三日,宁玥勉强能看出人影。
那之后,眼睛一日日地好了起来,虽是恢复极慢,但已然在朝乐观的方向发展。
九月三十号晚,小宝宝第一次让宁玥感受到他的胎动。
宁玥兴奋了一整夜。
这边,宁玥开始了专心养病养胎的日子,那边,确定宁玥已经走出阴霾后,玄胤返回了朝堂,宫里一大堆琐事自不必说,太子妃宽厚仁慈,以德服人,但架不住他离开太久,前段日子的示威渐渐过了药效,又有一些宵小之辈,跳出来刁难太子妃。
什么您要的墨水已经用完了,供货的下个月才到,您要不换一种墨?
什么我们御膳房只管下单子,采买是内务府的事儿,如今缺少食材,做不出陛下与娘娘们的珍惜佳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还有什么我们内务府倒是去采买了,可惜御账房的款项没拨下来,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些别的,要不您先把预算给我们结了?
若是找到御账房,御账房又自有一番说辞。
机构多,原是想分工明细,但也带来一些办事不够通畅的弊端,还能相互推来推去。
六宫急需整顿。
但朝堂那边的事儿不少于后宫,尤其后宫的钉子好拔,六部中耿妍和耿家的余党就没那么容易清除了。
“西部今年遭遇了大旱,佃农们颗粒无收,不少草原荒芜,牧民的牛羊也饥渴而死,损失惨重,税收也是一拖再拖,还望长孙殿下想办法,从国库中拨些银子与粮食,以救万民于水火。”——户部尚书。
要说钱,玄胤是有的,离开灵蛇岛时,南疆王就提醒玄胤带了些金子以备不时之需,而今一看,很快就能派上用场,只是西部原就有自己的粮仓,平时里就怕会闹大旱,每逢谷物充足之年,都会拨不少调入西部粮仓,怎么就没听西部开仓放粮?
玄胤如今能信任的人不多,陈国公是其中一位。
陈国公向玄胤道出了真相:“倒也不是没有开仓放粮,是放过了,但光有粮食不够,水源太贵。”
玄胤看他一眼,道:“孤记得三年前,陛下大兴水利,南水西调,第一个小坝已经建成,就算不能解救所有旱灾农田,供人饮水应是不难,何来水源太贵?”
陈国公道:“殿下有所不知,那小坝已被人私自占有,想要喝水,需从他那儿购买,一些商户做起了囤积水源的生意,高价卖给百姓。”
“岂有此理!朝廷给建的坝!怎能挪为己用?谁占的坝?”
“暂时不知。”
司空朔就道:“粟者,王之本事也,人生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不能给予百姓温饱的王,不是百姓想要臣服的王,西部缺水严重,早不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的事,南疆王治国多年,四海升平,却独留了这么一个缺口,想来也是它太难填上的缘故,若是此番能将西部旱事彻底解决,必能成为你震慑朝堂的一柄利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