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赚钱要紧
或许现在将突厥之事放一放,暂且能够将徐州的赈灾银子挤出来。
但是其他的工程怕是就要停一停了。
李二因为这事,顿时就坐不住了。
他想到李承乾之前说的那些话,赚钱似乎对于他来说,倒是真的挺简单的。
而且,他也知道李承乾做了些什么。
那酒楼的确是赚了不少。
那还只是一天!
虽然这种有点类似涸泽而渔,有些杀鸡取卵之嫌。
但他们本就是皇家中人,将方子散与天下,本是他们该做的。
再说了,李承乾赚的也似那些富户的钱。
而非是寻常百姓的。
李承乾菜价定得极低。
所以那酒楼卖出的菜,其实并不怎么赚钱。
赚钱的大头都是卖方子得的。
李承乾虽然不至于卖菜不赚钱,但呢也是因为,他的原材料不要钱。
卖出的钱,只需要刨除人工费用就行了。
买酒楼的钱,当时还是宫中出的。
做菜的原材料,那都是可着庄子上有的来做的。
所以平民百姓到李承乾的酒楼吃饭,反而还便宜。
这一定,李二对李承乾的做法,还是很满意的。
这才是他们这样身份的人,应该有的格局。
李承乾能赚钱,这一点,李二已经知道,也看到了一些成效。
所以这次国库缺钱,他就来找李承乾,想要得到更好的方法。
李承乾之前也缺钱,也想了些办法,但是那需要一定的时间,然后他转头就想了个快速赚到钱的办法。
这说明李承乾脑子里赚钱的办法有很多,而且他的脑子很灵活,能够想到许多的解决办法。
李承乾听到李二这么急切的话,那么多的话,只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没钱!
【李二这是有多缺钱?这还是一个皇帝吗?】
【不是说皇帝富有天下吗?怎么看李二这么穷酸呢?】
【都不知道是第几次听到李二说没钱了。】
【看来这皇帝是真的不好当啊!】
李承乾感叹了一下。
但他也知道,要是有地方遭了灾,那肯定是要赈灾的。
就算能够从民间筹集到善款,有人自愿捐钱捐物,那也是有限的。
要是之后真的有那么毒的州县遭遇水灾,光靠民间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现在都已经有征兆了,这灾情也是说来就来,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能够让他们准备。
现在想办法预防,怕是不怎么来得及了。
要想快速赚钱……
需要一定时间研究的,那肯定是来不及了。
只能想那些费时不多,还能够迅速推广到更多的地方的。
要说现在好赚钱的,那肯定是赚那些文人的钱。
毕竟春闱在即,这些文人才子的钱,是最好赚的。
但如果要出什么科考多少套卷的,也不一定能卖出多少。
那些文人才子,当中,也有寒门子弟。
若是卖得贵了,难免会不公平。
都说最赚的钱,那就是赚小孩和女人的钱。
现在应该也算适用。
但是要说那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赚钱的。
李恪听着这话也心中着急。
他看着李承乾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之中,想要催一催李承乾,却又担心自己大乱了他的思绪。
他自己也在想,到底有些什么办法,能够让这些地方,渡过灾情,减少伤亡,让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
可是他实在是经历的太少了。
他也觉得,自己能够想到的那些,父皇和朝廷大臣们不可能想不到。
他再次觉得自己学识浅薄。
这样束手无策的感觉,实在不好。
他以后一定要多多学习,丰富自身。
以后在遇到什么问题,他就能够有更多的主意了。
“要说赚钱,那必定是赚富人的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
李承乾喃喃自语分析着,却还没得过他说完,就被打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诗倒是……”
李恪也是被这诗触动了。
“的确啊。咱们在这里担忧国库钱粮不足,难以赈灾。但那些富户,怕是也只在嫌弃酒不够香醇,肉不够鲜美。”
李承乾一时被他们的话和神情给镇住了。
他是真的忘了,现在还没诗圣呢!
诗圣的诗,自然也是还没出世了。
他只是想到了这里,所以有所感的就背出了这两句诗。
现在却是叫这两人因为这诗而有所感悟触动。
也是他一时疏忽了。
不过好在他之前就立了个有诗才的人设,这两个倒是都没有任何的怀疑,也没有再因为他竟能够“作”出这样的诗句,而感到疑惑。
李二只是感叹了一句。
他倒是因此觉得自己治下的大唐,竟有了这样的景象,而感到自责愧疚。
但他好歹是个皇帝,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你想说什么?”
他问李承乾。
李承乾之前好像是想要说什么,却被他们打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