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没多加耽搁,两人加快步子,朝鬼市子赶去。
到了地,郁容发现可比想象中的人多更热闹。
只是……
即使人来人往的,说摩肩接踵也不为过,却出乎意料地安静。所有人,买东西的、卖东西的,都压着嗓子,小小声地交谈。
不像灯火通明的码头,鬼市子虽不至于到乌漆抹黑的程度,光线却是十分昏晦,间隔好一段距离才有个别摊位边,摇摇晃晃挂着一个不甚明亮的灯笼……
鬼影幢幢。
无怪乎叫“鬼市子”。这鬼气森森的地方,尽是鬼鬼祟祟的人。
看到这场景,郁容不由觉得囧……难怪会“活见鬼”,在这么黑不隆咚的环境里,骗人不要太方便吗!
当然了,来鬼市子的,都有心理准备。某种程度上,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反正郁容不打算在这里买东西,不过见一见世面,却也不错。
悄么叽儿地顺着人流,流连不同的摊位,看一看人家交易,不得不说,还挺有意思的。
忽然,前方灯火处,传来一阵躁动,间或有人们克制不住的惊呼……
来这鬼市子纯粹是凑热闹的郁容,理所当然好奇了,跟着林三哥朝那边挤过去。
很快,郁容就知道为什么人群这样暴动了——
特意亮了两盏灯火的摊位上,赫然坐着一只体态十分壮硕的大猫。
猫,没什么好新奇的。
这只大猫却是与众不同。
它有一身红色的毛,通体绛朱,在灯火的照耀下,漂亮极了!
像郁容这样的情况,凭着里长的保荐书,将自己的户帖,交由司职铁官审核。铁官在检查户帖与保荐书的真实有效性后,会作一番询问,基本确认了没什么问题后,便可当场进行申请。鉴于多数百姓不识几个大字,这申请就是走过场,在铁官这儿登记、备案,最终会录入“金册”(即“户籍档案”)。
今天来“办手续”的人不多,从等待到最终落实,满打满算也就用了半个时辰,比郁容预想的快了不少。
铁铺里,常用农具的储备量充足。办完了手续,即可花不多的文钱购下他所需要的半套农具——朝廷为推广农具,提高全国粮食的生产,对规定内的铁具价格,做了统一的限定。
郁容暂时可得半套农具。
这“半套”的标准,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两件以上、四件以内。铁官是个正直的人,不多不少就批了三样。锹、镰刀、锄头,都是日常得用的,没什么好不满的。只是药材铡刀,今天是拿不到的,这玩意儿非是常备铁具,得花时间打造。
之前便猜到了,郁容早有心理准备。
事实上除了铡刀,他同时要“定制”一套铁器具,切药刀、药碾子、杵臼、戥秤、“特制”铁炉,包括大小粗细不相同的小针刀、梅花针、三棱针等银针。
这些都是行医、制药过程中常用到的器具,外面不容易买到,只好请铁铺帮忙打造……
好在便是官营的铁铺,也不会推辞送上门的生意,只要有足够的钱,凭着那一群工艺精湛的匠工,打造这些细致的器物根本不在话下。
郁容研究过旻国的金属制品,对现今的铸造技术还算放心,至少满足他的基本要求是没问题的。
唯一要做的,只是付钱。
文钱所剩不多的年轻大夫,毫不心疼地直接拿出银锭作交易货币,又以一点碎银作为银针的铸造材料。
铁铺倒是通情达理,知道银锭比文钱贵的道理,最终要价不算离谱。
这一番下来,铁官的态度竟有所舒缓,又另允再购“半件”农具——采药专用的药镰——正合了郁容的心意。
郁容心有感激,临走前,从宽袖间掏出一个纸包送给了对方。
“小民见大人面有斑白、气色不虞,想是有些咳证或哮病,或常感腹痛、虚劳……这些果子,大人若有兴趣,回去后炒熟,空腹服用几颗,或有些许疗效……”
铁官没有因被指明“有病”感到生气,只是问了句:“此为何物?”
“有人称之‘使君子’,乃岭南山间野果,或有奇效,不过,此物内含轻毒,还请尽量勿要生嚼。”
喜欢方宅十余亩[系统].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方宅十余亩[系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