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头进城内,城门口不远,停了一排牛车、板推车……都是拉客去鬼市子的。
林三哥问了郁容的意思,郁容拒绝了叫车服务。
跟现代城市相比,雁洲勉强就一个县城大,步行走一圈又不是多累人的事。
旻国律法对城内行车有些规定,做车的速度怕不比走路快多少。
便没多加耽搁,两人加快步子,朝鬼市子赶去。
到了地,郁容发现可比想象中的人多更热闹。
只是……
即使人来人往的,说摩肩接踵也不为过,却出乎意料地安静。所有人,买东西的、卖东西的,都压着嗓子,小小声地交谈。
不像灯火通明的码头,鬼市子虽不至于到乌漆抹黑的程度,光线却是十分昏晦,间隔好一段距离才有个别摊位边,摇摇晃晃挂着一个不甚明亮的灯笼……
鬼影幢幢。
无怪乎叫“鬼市子”。这鬼气森森的地方,尽是鬼鬼祟祟的人。
看到这场景,郁容不由觉得囧……难怪会“活见鬼”,在这么黑不隆咚的环境里,骗人不要太方便吗!
当然了,来鬼市子的,都有心理准备。某种程度上,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反正郁容不打算在这里买东西,不过见一见世面,却也不错。
悄么叽儿地顺着人流,流连不同的摊位,看一看人家交易,不得不说,还挺有意思的。
忽然,前方灯火处,传来一阵躁动,间或有人们克制不住的惊呼……
来这鬼市子纯粹是凑热闹的郁容,理所当然好奇了,跟着林三哥朝那边挤过去。
很快,郁容就知道为什么人群这样暴动了——
特意亮了两盏灯火的摊位上,赫然坐着一只体态十分壮硕的大猫。
猫,没什么好新奇的。
这只大猫却是与众不同。
它有一身红色的毛,通体绛朱,在灯火的照耀下,漂亮极了!
说到“聂”这个姓氏,旻国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皇家……今日之旻国,可不正是聂氏的天下吗?!
郁容并非旻国“土着”,可他在现代认识的人里也没有姓聂的,故而与这里的人一样,听到“聂”姓,理所当然联想起了皇室。
倒不会,真以为眼前这位聂昕之可能是什么皇亲国戚。毕竟,平民百姓不乏有姓聂的——只是不太常见罢了——旻朝帝王一向开明,不至于因为自己姓聂,就责令他人更名改姓。
但考虑到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一般情况下,初识聂姓之人,大多人在不知其底细的前提下,皆以谨慎的姿态相待,就怕万一不小心得罪了真正的“贵人”。
究其原因,还得追溯到旻国建国之初。
当初太.祖论功行赏,有不少文臣武将被赐了聂姓。
后,旻国国力愈发强盛,就有不少胡戎部落主动投诚,大片疆土被纳入旻国版图。曾经的胡戎首领、贵族,心向旻朝,得圣人恩典,许多都弃了胡姓,改而姓聂。
因此,诸多聂氏,便是同姓不同宗,亦皆勋贵之后。
旻朝建国已有百余年了。这些聂氏家族,有的仍继续着祖上的荣光,甚至更上了一层楼;也有不少没落了,便想维持一份体面,或许都有些勉强。
郁容觉得,聂昕之有可能就来自某个聂氏家族。
他当然不是光凭着一个“聂”姓,就胡乱做出这样的推测的。且看这一行四人,乍一看挺普通的,可每一个人的进退行止,都堪作可观有度,即使是最跳脱的赵烛隐,行站坐卧也不失规矩……他们应是出身于教养良好的家庭。
显然,包括赵烛隐在内的三人,唯聂昕之马首是瞻,可谓令则行、禁则止……这让郁容一下子就想到了军人。细心留意一下,除了娃娃脸的赵烛隐,外表相当具有迷惑性外,包括聂昕之在内,几人都有一种军人的气质。
尽管吧,气质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幻存在。不过,郁容对自己识人的眼光还是有几分自信的——跟在外祖父身前身后那么多年,他也算开了眼界,见识过来自各行各业、地位各有不同、性格各种各样的病人,久而久之,就懂得了些许识人的门道。
对一行客人的来历有个模糊的猜测之后,郁容便没再继续深究下去。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不是什么好事,反正只要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管他们是怎样的来头?
不过,郁容再如何早熟,年龄终究小了点,到底尚存了少年心性,偶尔有些好奇心,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喜欢方宅十余亩[系统].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方宅十余亩[系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