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日后厮罗在两军战场上喊出来……她杀人的心都有。
谢玉后槽牙磨起来。
声音轻,可坐在谢玉身后的姜晟听的清楚。
姜晟眸光幽暗。
厮罗,决不能放过。
待军中姜维得知厮罗受伤之后,当即发布文书,令大炎所下辖的各个地方留意可疑人口,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最好是活捉。
活着的厮罗王子总比死的值钱。
同样抱着就是抓不到也不让厮罗轻易逃离的想法。
再行的哨探探寻的更远,也更仔细。
万一不同其他县镇,只是哨探就能抓到呢?
之前探哨的疏忽不可再犯,告知后面随军的十多万兵士,吸取经验教训。
得知谢玉是第二次让厮罗受伤,姜维拍着谢玉的肩膀直呼谢玉是福气监军,此战必胜。
当夜里,福气监军的话就传遍了整个前军。
谢玉不得不佩服姜维鼓舞士气的本事。
当夜巡营时,兵士们看到谢玉时谢玉差点儿走不动道儿,以姜晟的话说就是他们都想沾点儿福气。
原本谢玉巡营之后就要洗漱休息,但听了姜晟的话,谢玉又巡营一番,待谢玉再次回帐,已将近半夜,整个营中几无可见灯火。
“家主何必这般辛苦,他们多见见家主能怎样?战场之上刀剑无眼,难不成还能刀枪不入?”嬷嬷抱怨。
谢玉道:“不过权当祈福了,若非逼不得已谁又想死呢?即便是兵士也是人,我多和他们说说话,至少能让他们无惧死生。”
“鼓舞士气,振奋军心,这应该都是大元帅该做的事情吧。”嬷嬷喃喃。
谢玉何尝听不出来知道嬷嬷心疼她,笑道:“此战是要赢,只要赢了,多做一些少做一些又何必计较这么清楚。”
嬷嬷呵呵:“是呢,家主做着大元帅该做的,四公子做着监军大人该做的。”
什么?
谢玉抬眸张顾。
嬷嬷对上谢玉的视线,愣了愣:“家主不知吗?四公子看到家主收拢上来的下面各统部上呈的人名单,按照姓氏又抄录了一遍呢。”
“……”
谢玉走到案前,看到了桌侧已经整理好的卷宗,上面整整齐齐的人名,以姓氏为排,正是姜晟的笔痕。
她对姜晟说过之前战事过后朝中知道的只有那些兵士的人数,抚恤金也是按照人头发放,除了那些兵士们的直属将领,怕是没有人知道那些兵士叫什么,多大了,家在哪里。而她既为监军,就要知道他们是谁,可能战后她仍不知道那些死去兵士们的模样,可她想让每一笔的抚恤都能发到各人的家里,她想让活着的人知道是谁用生命和鲜血救了他们。
当时姜晟只是亲吻了她,却不想这几日姜晟竟已经整理了。
白日里行军姜晟总在左右,连早晨也是同行,晚上除了她巡营的这段时间不见人影,其他时候他都在。
难怪这几日早早就睡了,除了情难自禁亲吻几许什么也没做呢。
咳,她的意思是也不和她说一声。
夜色中,十多万的大军绵延而立,前中后三路分隔八十里,如同盘旋的长龙往武州而去,龙首之处是大元帅和监军大帐。
夜空中星光闪耀,偶有蝉鸣鸟叫。
弓弦隐藏,如利剑在鞘。
却也是难得的清净静谧。
只是这一切的安静都在朝中抵报到达的那一刻暗生波澜诡谲。
抵报上说皇上病重不省人事,太子监国,另宫中书库失火。
皇帝从不曾让太子监国,更不要说太子监国,连个辅政大臣都没有安排。
宫中书库,旁人不知道,可姜枫姜维皇室中人却是清楚的知道那里是圣旨存藏之处。
好巧不巧的偏偏就是皇帝病重不省人事的时候书库烧了。
呵,太子的吃相太难看了。
是太子发现了什么?
皇帝真的只是不省人事?还是说实际上已经身亡了?
皇家史书可见溯源足有千年,不论前朝今朝为了皇位,皇子们你死我活,你争我夺,各种的阴谋诡计只有想不到,没有料不到。
姜维姜枫怔怔的看着抵报,脸色苍白,眼睛发直,双股颤颤,腿脚发抖。
谢玉姜晟分别端上早就备好的浓参茶,务必的要让两人喝下去。
“大人,这只是猜测,一切并无实文。”谢玉。
“父王,皇伯父料事如神,必然早有安排。”姜晟。
姜维姜枫缓缓回神,两人对视了眼,双手颤栗的捧着参茶喝下去。
这里远离京都,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里还有十多万的兵马,只待两人一声令下。
怎么办?
喝了茶的姜维狠狠的掐着虎口,道:“汉王,怎么办?”
姜枫怔怔摇头:“我也不知道。”
“不,别人都可以不知道,汉王你不能不知道!”姜维霍得抓住姜枫的手臂,手掌用力青筋迸起,“皇上既命我找寻王爷,不管抵报中所言是真是假,我都要上奏说找到了王爷,这样皇上才能安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