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问站在宁江枫肩膀上的十五是不是徐狄青豢养的神鸦。
一句话便切入了主题。
宁江枫点头,言简意赅说了乌鸦报信,自己到锁阳城的前后经过。
朱远桥听的很认真,宁江枫言落,宁王说道:“大致内容本王在镇抚司的符信当中看到过,做的好,一身虎胆,有勇有谋!”
话锋一转,宁王开口,“徐大人让神鸦传信,没有说其他事情?云州战事?或者是其他。”
不了解宁王心思的前提下宁江枫原则就是慎言慎行。
“徐大人说王爷说可力挽狂澜,至于云州战事,十五倒是没有说,或许当时局势紧张,大人来不及交托。”
顿了顿,宁江枫解释:“神鸦叫十五!”
宁王自动过滤了乌鸦的命名。
乌鸦看着宁王说道:“正是,正是,大人说王爷能力挽狂澜。”
宁江枫都有撸一把乌鸦的冲动,神助攻。
宁王感慨,“我和徐大人是至交,大人是朝廷肱股之臣,本王会安排人手到北海搜寻徐大人。”
“谢王爷!”
宁王点头,“神鸦跟了你,说明徐大人看重你才华,铁剑关大捷,也证明了你有兵家天赋,锁阳城夺取圣皇龙体,有勇有谋。本王欣赏你这样的人才。说说看,你怎么看如今凉州、云州局势?”
三言两句,宁江枫还是推断不出宁王说这些话的目的,但对于性格却已经大概明了。
霸气,自信。
和这种人说话,弯弯绕绕自讨苦吃。
斟酌词汇,宁江枫说道:“铁剑关之战,借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就是瓦戎骄兵,有侥幸的成分,领军之道,卑职不懂,但南下的途中就云州局势,卑职思考过这个问题。”
有丫鬟奉茶,宁王说道:“落座,说于本王听听。”
“谢王爷!”
宁江枫落座,不接茶杯,稍微理顺思维,开口说道:“如果没有南疆作乱,朝廷不是两线作战,卑职认为这是一个防御、对峙、反攻且贯穿道、天、地、将、法的过程。”
宁王内心愣了愣,脱口而出,“何为道、天、地、将、法。”
“王道,天时、地理、将领、法度!”
宁江枫这样解释,宁王内心大概明白,也就兵法中所说的王霸之道及其天时地利人法治,说法有点新奇,但一个镇抚司千户能有这样的见解,委实不错。
“防御、对峙、反攻如何解释”宁王王。
“瓦戎大捷,兵锋正盛,而我军又在锁阳城折损数十万精锐,云州主力拖在瓜城一线,此时调集兵力和瓦戎正面对抗,正中对方下怀。凉州多雄关天险,幽州又是崇山峻岭巍峨,避其锋芒,固守城池,以天险拒敌和瓦戎形成对峙之势。瓦戎地广,但人口不足,我朝则不然,生产制造能力超乎瓦戎数倍有余,南疆不乱,凉州、幽州又能拒瓦戎而不得入内,重整旗鼓,便有一战之力。”
言落,宁江枫说道:“当然两军能不能对峙,还要看具体部署及其将官统兵能力,守不住也是有的,卑职短见,王爷见笑了。”
宁王脸上有赞许的神情:“不错,能有这份见解,相当不错,本王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朱远桥毫不掩饰对宁江枫的欣赏,直接说出了自己想法。
“有收拢我的意思!”宁江枫心道。
顺着宁王的夸赞,宁江枫中规中矩回了一句:“谢王爷赏识!”
宁王摆了摆手,开口说道:“太子召见你了?”
“是的!”
“都谈了些什么?”
“问的这么直接?”宁江枫心想。
表情管理出神入化,脸上不着痕迹,宁江枫回复说道:“问了我如何入锁阳城夺取的尸体,还问了我如何赢得铁剑关之战及其对瓜州局势的看法。”
“你如何回复?”宁王问。
“南院大王已经攻破了凉州和云州交界的潞安城,南院兵力入凉州,对于瓜州战事而言等同于釜底添薪。我的看法是后撤入铁剑关保西州。”
宁王赞赏,“看的很准!””
夸赞一句,宁王挥了挥手。
有管事进入房间,将一个锦盒搁置在案几,随后管事退出大殿。
宁王说道:“营救圣皇,铁剑关退敌,这是你的奖励。”
宁江枫不接锦盒,开口说道:“王爷过奖,这是锦衣卫的职责!”
宁王笑了笑,将锦盒推向宁江枫。
“入锁阳城带前皇龙体全身而退,这是忠和勇。近一年期间,修为从八品突破到五品,这是天赋也是前途。太子登基,需要的就是你这种人才,镇抚司护卫紫禁城,保护皇上,奉旨办事,好好跟着皇上,尽心尽力侍奉皇上,别出岔子。”
宁江枫内心快速对宁王这番话做了一个解析。
如果是刚穿越而来,遇到这种事情,加上徐狄青说宁王能力挽狂澜这句话做铺垫,当今皇上叔叔对自己说这番话,自己肯定会说肝脑涂地,职责所在,赴汤蹈火。
可经历过楚王叛乱,造畜案、汶水石道人案件及其科举案、铁剑关司礼监太监想要给自己穿小鞋等这些事件的洗涤,宁江枫却是从宁王口中听出了另外一股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