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他也不怎么愿意把这些川军调回去。
因为这些军阀只要上了战场,就是无根的浮萍,可以任由他调配。
若是真的让这些川军回到老家,他们又生根了。
对常凯申的集权大业非常不利。
从抗战以来,全国无数的地方军阀都在积极要求抗战。
那些多年不曾挪过窝的地方军阀们,都从自己的老家走出来。
还着精锐之师走出来,参加到抗战伟业当中来。
这就给了常凯申非常好的收权机会。
实际上这些地方军阀们也知道:为了抗战!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后。
回来的时候,这些地盘再也不是自己的了。
但是好多地方军阀们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打鬼子了。
刘湘就是这样的,几十年来,常凯申早就想要请他出川议事。
每次都被刘湘借故搬延不到。
这次全民抗战,刘湘亲自到南京指挥川军。
因病死在武汉,就算是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还留下遗言: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作为川军总司令,他的遗言已经在每一个川军心里扎了根。
川军司令邓锡候见到李忠仁的时候诉苦道:
“李司令!我们从四川千里迢迢出来抗战。
这一路上无一处给予补给。
我们带出来的粮食能够有多少?
早就吃光用尽了。
二十二军走的时候还是穿着单衣,草鞋。
到了山西,这边冰天雪地。
也没有一根纱线的补给。
严老西根本不给我们粮食、服装补给。
士兵们不自己想些办法,难道真的就这么饿死、冻死吗?
说我们装备差,这个我认。
说我们军纪差,这个我们是不认的。
没有补给,士兵们能够怎么办?”
李忠仁明白了川军骚扰地方的原由。
立刻说道:“骚扰地方当然不对,既然事出有因。
从现在开始,你们的补给从第五战区走。
补给到了,可不能够再骚扰地方了。”
邓锡候当下说道:“只要士兵们每天能够吃上一顿饭,如果还有川军骚扰地方。李司令你拿了我的脑袋去。”
李忠仁点了点头,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忙的?”
邓锡候提出川军武器装备太差,需要补充。
这个第五战区也没有多余的,只能够向常凯申申请。
最终给每个军补充下来二百五十支步枪。
这对于上万人一个军的队伍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一九三八的一月下旬,是李忠仁非常难过的十天。
这十天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让他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了。
前些日子特种旅带来的那些好消息,也被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给冲淡了。
李忠仁从来没有想到,未来的几个月,他的日子会更回难过。
现在常凯申给了他一个最艰巨的任务,担任第五战区司令官。
却只给了杂牌军。
仿佛要把所有的杂牌军全部扔给他,让他的第五战区把这些杂牌军在战场上消耗完毕一样。
偏偏第五战区的防区面积还大,现在他的第五战区同时面临着鬼子华中、华北两个方面军的同时进攻。
不但李忠仁这些日子里面心中惴惴不安,就算是整个第五战区的官兵们心里也是没有底的。
为了安抚士兵,李忠仁每天都穿戴整齐,骑着战马在徐州城里走上一圈。
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以此让所有士兵们看到一个充满信心形象。
收复当涂后,特种旅的各个团从一月二十日开始,全团举行大练兵、大习武的活动。
全旅暂时进行休整期。
林凡却在马鞍山这里考察三天了。
这里的凹山采矿场,从一九一七年开采,原本是一座海拔一百八十米高的山峰。
上一世林凡到这里参观的时候,这个采矿场已经成了一个深达二百四十米的人工湖。
这里的铁矿石被开掘完之后,引入长江水,把它变成了一个人工湖。
现在这里还是一座山峰,山峰虽然已经被削下来不少,但它还是一座山峰。
林凡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天,目的很简单。
他只是想要在这里重开矿场,并且还要建设一个炼钢厂、化工厂。
因为这里的伴生矿里面,有大量的磷矿石。
三天时间里,林凡一直犹豫不决。
马鞍山这里的铁矿,国军早就有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钢铁厂。
直到现在,所有的计划还在纸上。
林凡现在就需要这张纸。
但是他又担心这个位置就在长江边上,会受到鬼子的攻击。
要怎么才能够避免鬼子特意前来炸毁这个钢厂?
这是一个问题!
林凡知道就算是在战时,鬼子和国军政府内部的一些要员的家族企业之间,也还是有商业往来的。
但是他不能够找那些家族合伙的,特种旅的利益怕是会被这些家族给吞得什么也剩不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