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整个特种旅地生产他要管,
难民的收容和管理他也要管。
随着特种旅从国外进口的粮食源源不断地到达港口。
句容这里,终于完全放开了接收难民的限制,
不但如此,李显还特意请人在报纸上宣传:
想吃饭,到句容!
吃饱饭,到句容!
人到句容不用愁,
吃饭穿衣有人管!
……
这些都是林凡的要求,
林凡清楚: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
根据地要强大,
先得要有一个强大的人口基础,
人口基数有了,
一切都有可能。
这些时间里面,
句容同时有上百个工厂在建设,
每天都有新工厂开工,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按照林凡的要求,
特种旅这段时间,
把各个团在各个县绘制出来的地图合并一起,
从中间寻找出来适合开荒的地方,
把那些新到句容的难民,
军事化管理,送到各个地方去开荒,
暂时由特种旅借给他们粮食工具,
帮助他们修建房屋,
等到有了产出后,
用出产的物资把这些粮食和工具、牲畜折价归还。
对于那些从黄泛区逃出来的人们来说,
这个时候能够有吃有住,
都觉得是遇到青天了。
更不要说在句容这里还能够有自己的房屋,
分配到土地。
虽然这些土地尽是荒地,
可它们总归是土地啊!
李显已经把这些难民分配到根据之外的地方去了,
就算是苏州、常州那些乡下的荒山野岭,
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由上千人组成的开荒团。
这些荒地原本就属于政府的,
刚刚在南京成立不久的伪维新政府现在根本就管不到乡下去。
鬼子现在更是没有精力去管理乡下那些百姓。
于是在上海到南京这一段,
到处都是特种旅新安排进去的开荒团。
这些开荒团的人,也不跟当地人争执,
不跟当地人抢饭碗。
相反这些开荒团的人,
还常常找当地人买东西。
这种能够让当地人赚到钱的事情,
就堵上了许多人的口了。
他们当中有些人非常眼红这些外地人,
能够开荒,过上几年后,
开出来荒地就有一部分可以成为他们自己的田地。
当地人也试图跟这些外地人争抢一番,
这些人当中,敢于出头的终究是少数。
开荒团的人,才到一个新地方,
最重要的粮食虽然有特种旅供应,
小菜这些虽然不重要,却也是必需的。
天天找野菜也不是个事儿。
特别是这些开荒团里面,
差不多每家都有人在句容的工厂做工。
他们带回来的钱,
就可以在当地人手里买些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人越多的地方交易就越多。
一个个开荒团布置下来,
这些地方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些脑瓜灵活的人,
已经开始来往各地做起生意。
特种旅现在对于根据地的控制,
一直保持着外松内紧的状态,
各个交通要道上,每天都有各地的保安队负责查看来往人员。
在敌占区的每一个开荒团,都有特种旅的人员。
他们会对敌占区内鬼子、伪军的动向进行监视,
稍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向根据地汇报。
发动群众,让每一个群众都参加到抗战当中来。
这是林凡在学校里面学到的。
今天晚上,一支四十架对地攻击的飞机到桐城来,
这个时候,林凡已经跟着四团一起继续向着舒城前进了。
与此同时,六团也有四个连在急行军。
叶大胆团长一直计划着的袭击鬼子主力,
这个计划在今晚就要执行。
计划非常简单,一、二、三连保护火箭炮连,
连夜向白天看好的阵地前进。
一定要在早晨五点前进入阵地,
一连、二连、三连各派出一支侦察队伍潜伏到鬼子营地周围引导轰炸。
这三个连的侦察排已经潜伏到位,
他们现在只是护着火箭炮连前去。
火箭炮连,原本在上午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阵地。
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着鬼子再前进五公里就可以轰炸的了。
结果鬼子第三十旅团佐佐木悠翔旅团长下令全体停止前进。
这还不说,它还派出几十支侦察小队四处侦察。
火箭炮连不得不向后撤退,
这一退就是十五公里。
正是因为他们退了十五公里,
佐佐木悠翔旅团长派出来的侦察小队,
没有一支发现了他们的。
到了晚上,鬼子的侦察小队全部收缩回去,
火箭炮连这才再次出发,
他们这回不是前进十五公里,
而是要前进二十五公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