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就是发出力量,这是字面上的解释,放在拳学里又有更为精妙的解释!
那么究竟什么是发力呢?怎样训练呢?
发力似乎是很多人心中极其神秘的东西,似乎越古老,越传统的才是最好的,那么拳的发力机密又是什么呢?
下面来谈谈!发力说白了,就是整体的协调运动,它是通过局部表现出来的整体的合力!
发力需要整体的同向协调运动,即一动而全身无处不动,整体的运动是与力的方向保持协调一致的。
只有全身各个部分向同一个方向共同参与运动,形成整体的合力,才能称之为整劲!
而局部发力实际上就是整劲的外在表现!
整劲的求取方式很多,具体如各种站桩,操桩等等!
但是归纳一下就不难发现,不管那种方式都可以归为 2种,即形体处于静态时的求取和形体处于动态时的求取!
即使是静态求取也并非完全静止不动,而是外静内动!
如三体式桩功,以全身各局部对挣通贯整体形成整劲。
本拳的发力核心训练是基于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简化了烦琐的细节,创新而成!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直抓发力核心,即变挣与抖震,它是通过一个抱桩来体认发力的核心形态。
由此而衍生出两个身法运动即拧裹变挣和展合开胯,拧就是拧身,裹就是两肩内裹,变即变身,挣即对挣;
展就是向外,合就是腰胯向内收,开就是局部展开,胯就是腰的抖震!
拧裹变挣是针对拳法及部分腿法的发力模式,展合开胯是针对腿膝及部分身法的发力模式!
可以说掌握了这两个身法运动就掌握了一切攻击的发力!
由两个身法运动衍生出各种单操训练,即操桩!
一切拳腿肘膝都在两个身法运动的模式下生成!
通过这样的训练,你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发力,达到拳与力融,拳拳到位的发力状态!
形意拳其最主要的特别之处在于解决了发力的问题,发力实际上是功夫中不可缺少的。
他直接决定了打击效果,决定了是敌人死还是我亡的结局!
我有一次看到人打架,一个人对准另一个人的裆部连踢了三脚。
但是被踢的人还是忍着痛拔出匕首追着踢他的人满街跑!
由此可见,不练发力,即使打中要害也不一定就能重创对手!
良好的打击力是每一个武者必须具备的!
看当今,练发力的不可谓不多,各家都有自己的发力方式,但是很多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把发力融入真打实战。
平时训练发力很猛,但是打架的时候别人不是站着不动的,不可能象沙袋一样被你打。
你要寻找机会,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很可能机会来了,你却发不出力了!
这就是典型的发力与实战不融!
人类有一种最原始的力,你看过从不练功夫的人打架吗?
就象街上的混混一样,他们打架通常拉开一个很大的架势,然后借助惯性,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在一拳上!
即使不会功夫,但是都会这种发力,这是人类最本能,最原始的发力!
形意拳正是从此入手,从人的本能发力入手,练好以后实际上就是你本来的力,只不过得到了强化,得到了定型!
所以学起来非常简单,练起来也不难,最主要的,练好以后就牢牢定型在你身上,即使以后不练也一样保持!
这种发力极其雄浑厚重,打击犹如巨斧,力道极强,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承受,随意一记摆肘就可让人骨折。
正是因为他是把全身的力集中在一个点上,整体协同运动,所以力大。
形意拳的灵活和霸道
尚派形意拳学员董国平述:夜晚,刚从师父工作室走出的我,内心犹如翻涌着滚滚热浪。
我察觉到自习武伊始,直至今日,自己方才刚刚触及到形意拳大门外的阶沿。
同时,也深切地领略到在这道门之内形意拳的广袤深邃,更清晰地体悟到一位大师的孤寂。
实不相瞒,我着实不愿以现代人业已蒙尘的某个词汇来对师父进行自我抬高之举,然而此时此刻,再无任何词汇能比“大师”更为妥帖。
微风拂过,路边的街摊上看到路边喝醉的人三三两两的相互告别,吐不清字的嘴说着什么假仁假义的话,我不由地嘴角流露一丝轻笑,与刚才领会到的意境相比,庸俗毕竟庸俗。
我明白了大师心底的那一份孤独,这是练武练到一定程度所达到的那种没有人可以与之分享喜悦的那种心境,而我恰恰窥见。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所谓真正的大师往往是孤独的”。
而我仅仅才触及到形意拳门口的石阶。
跟随师父研习形意拳已有些许年头,然而时常因诸般事宜未能全力勤修苦练,所幸平日里的练习从未停歇,早晚各一小时的练功始终如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