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并不觉得自己在此前的判断和考量有什么问题。当时的大金确实是实力还不足啊!这没什么不能承认的。
当然,他很清楚,明朝正在不断地下坡,不断地坍塌,而大金则是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强壮,这也是为什么他当时并不心急的原因之一。
毕竟,只要大金保持住,稳稳发展,还需要担心什么呢?完全没有必要在那个并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就急匆匆地冲上前去,进行一次可以决定命运的拼杀。
皇太极想要的,是一切都稳稳当当,在他的掌控之中,大金、大清能够足够稳当又快步地走下去,他不希望在有不可控风险的时候就直接将自己扔到一个漩涡之中——明朝京师,就是这样的一个漩涡。
毕竟,明朝已经在不断坍塌,但明朝朝中可也并没有想着愿意归降;而明朝各地的一片片烽火,更是会让一个迫不及待入主中原的外族王朝受到不小的影响。
如果说,大金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留给大金的时间不多了,成败与否在此一举,那么他说不定还会就这么前去进攻明朝京师。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神情微妙,他从最后那一部分明朝朝中对此事的“高兴”情状,不由自主地幻视了当初大宋遭遇辽金乃至蒙古的进攻时的表现。
当初,在与辽国作战的时候,在搞什么联金灭辽的时候,在想要联蒙灭金的时候……大宋的朝堂之上,是不是也有人这么认为,是一件好事,值得高兴?
赵匡胤并不想这么联想,但是事实上,经过了神迹几次三番地在一些与大宋情形有关的时候联系大宋,到了如今,即使神迹没有这么做,赵匡胤也已经能够自发地做到这一点了。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