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中,叶茂激动,暗暗握拳。
朱棣经过徐达身边时,给徐达请安,和刘伯温、蓝玉、沐英等人简单交谈几句,来到朱标身边,含笑道:“大哥。”
朱标含笑看着,指了指朱棣的军服,“不要总把自己当军人看待。”
朱棣点头,笑着解释:“大哥,我们这种军服设计,是有意图的,四海之民,部落繁多,族群也多,每个族群都有不同的服饰、发饰……”
想把这么一个散装的群体,统合成一个族群。
是一个十分大的课题。
除了夹杂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理想中的中原文化。
车同轨书同文。
另外一件事,也必不可少。
那就是统一服饰、发饰!
历朝历代,新朝建立,都要对服饰、发饰做出一些改变。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现在的大明。
中原的服侍、发饰经过了不断变迁迭代。
为何?
其实很简单。
从肉眼可见的服侍、发饰,扫除前朝痕迹!
“为何不用咱们大明服饰呢?”朱标看着朱棣,笑问:“你想在四海之上,扫除咱们大明的痕迹?”
朱棣坦然笑着摇头,“强推大明服饰、发饰当然可以,可这种同化行为,太霸道,留下的后患太大……”
太霸道的掘根。
一定会把一些根系留在土壤中。
留下太多隐患。
他喜欢不动声色的掘根。
直接在四海之上,通过他们这些精英层,引领一种服侍、发饰潮流,百姓必然效仿。
将来,这种分体式服饰就会成为所有四海之民一种共同标识。
一种共同身份认同的象征。
现在是军中。
未来,他会在文官中开始推行。
带动商贾们。
最终影响下面百姓。
直到完成四海之民易俗的目的。
……
说到最后,朱棣笑着摊手,“反正,就是件衣服,在服饰方面,我温和易俗,在文化方面,我强制性推行中原文化教育……”
牺牲一下表象,温和掘了四海之根。
完成不留隐患的同化。
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可。
而且,随着工业化发展,大明现在的服饰,根本无法适应工业化。
既然如此,为何不提前一步到位呢?
朱标深深看了眼朱棣。
‘真阴险!’
竖耳偷听的百官,听完后,很多人忍不住暗骂一句。
一直以来,朱四郎给他们最深的印象,就是霸道!
可这掘根谋划中。
却让他们看到了朱四郎的阴险!
……
“开朝!”
殿内突然响起的尖细声,打断所有人思绪。
吱呀!
沉闷威严的开门声传出。
朱标、朱棣领衔群臣鱼贯而入。
待群臣在殿内站好后。
朱元璋现身。
群臣微微愣怔。
余光纷纷看向朱棣。
朱棣看着被朱元璋牵着手,走上龙庭的雍鸣。
眼中愕然之色,也一闪而逝。
昨晚老头子派人传旨参加今天早朝,顺便把两个孩子接到宫中。
说是想孙子孙女了。
可他没想到,老头子带雍鸣上朝。
雍鸣不是祈婳!
朱元璋落座,百官都未回神。
朱元璋冲朱棣笑骂:“看什么,你家闺女是个懒虫,睡的不愿起来,好好着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回神,忙山呼万岁跪安。
朱棣也忙跟着,低头暗暗苦笑。
他倒是知道,之前小祈婳也只跟着老头子参加午朝,甚至还在午朝时间,在龙庭睡觉。
对小祈婳来说,别说早朝了,就是午朝,都是折磨。
可雍鸣是皇孙!
和祈婳不同!
“平身!”
“谢万岁!”
群臣起身,看着立于御案旁,小小的身影。
朱元璋看向朱棣,继续刚才的话题,“接下来,你们北征这一年多,雍鸣和雄英跟在咱身边学习。”
群臣松了口气。
饶是如此,眼神依旧暗暗抵触看着朱棣。
朱元璋懒得理会百官想什么。
他就是想给老四带带小雍鸣。
这次之后,恐怕他们爷孙相处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朱元璋收敛思绪,目光巡视,“福建布政使叶茂来了吗?”
“臣在!”
叶茂恭敬应了一声,从文臣序列中,跨列而出,抱拳躬身。
朱元璋笑问:“所有人都等着你汇报福建今年情况,你先汇报吧,不然,今天早朝,众人也神不思属。”
“臣遵命!”
叶茂领命后,默默深吸一口气,微微握拳,又松开,从袖中拿出折子,双手高捧。
小太监接过折子,小跑转交朱元璋。
叶茂同时汇报道:“今年一年,福建商税、田税、海贸税……等所有税种,总收入……”
叶茂停顿一下。
群臣唇角抽抽,一边暗骂,一边竖起耳朵。
生怕漏掉什么。
“两百万两!”
两百万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