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被福建沿途的景象震惊了!
原本,他以为,一百多万人口,短短几天内,涌入闽县已经足够令人震惊。
足够证明,燕王朱棣,在福建无与伦比,甚至完全超过当今陛下的影响力时。
可当列车驶出闽县范围后。
更大的震惊,却予以他,来自灵魂的冲击。
闽县范围百里方圆。
沿途的铁路线上,一路走来,放眼望去。
到处都是简易搭建的帐篷。
密密麻麻乱糟糟的牛车、马车……
燃烧的篝火,在夜晚,将整个铁路沿线照的一片通明。
当火车驶过时。
无数密集的人群,携老扶幼。
有百姓、有读书人、更有福建的地方豪强,纷纷起身,立于铁路沿线两旁。
抱拳、躬身。
高呼!
“欢迎王爷王妃再回福建!”
“王爷王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
列车前进中,几乎每时每刻,蒸汽机的轰鸣,都被这种呼喊声压制。
铁铉震惊之余,也十分担心。
这么多人簇拥在铁路沿线。
即便前面有一节机车车头开路,监察。
那也监察不完善。
万一,有阴谋不轨之徒,混迹在人群中,在开路机车驶过后,在铁道上安装炸药怎么办?
要知道,福建地形多山。
前面,要连续穿过好几条隧道。
一旦在列车驶过隧道时出问题,他跟着陪葬倒无所谓。
所引发的战乱动荡,他铁铉百死莫赎。
他就是中原历史上的罪人了!
铁铉怀着这种心情,当行驶到一处,周遭没有村庄,荒野僻静,没有百姓之处,命令火车停下来。
派人去前面劝阻沿线百姓撤离。
同时,与开路的机车车头寻求联络。
对此,朱棣没有阻拦。
他未通知朝廷,先斩后奏借道福建走内陆,已经留下了,让人指摘的借口。
身为客人,更不能指使主人了。
何况,铁铉此举,也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
所以,即便急着赶往金陵,也只能按捺着急躁。
月满当空。
整个大地,被月光映照的一片清幽。
虽然是一年年末。
可福建地处的位置,倒也没有太多冬季气息。
朱棣和张三丰在铁路线不远处,于月光下漫步。
看着远处山坡,横竖成行,朦胧茂密的山林,朱棣不难猜测,山林的树木,一定是人工种植的经济林木。
果树、杏树之类。
福建农村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大明,与燕华最像的。
水利建设,或许在完善普及方面,赶不上燕华。
可今天白天,沿途所见,也十分发达完善。
到处可见,水泥砖石砌成的永久性水渠,以及,架设在河边的水力水车。
一些坡地,以及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山地,也都被开垦出来,种植着各种经济作物。
张三丰忽闻朱棣不言,顺着朱棣视线看去。
笑道:“这处经济林,老道恰巧来过,是隶属当地一位士绅的……”
略微停顿,张三丰似乎有些犹豫,可最终还是忍不住询问:“老道知道,在燕华,不存在类似我朝这种,拥地千顷,乃至万顷的大士绅地主,所以燕华的乡土村社,能惠及燕华治下所有农民。”
“可王爷在推动中原乡土村社时期,似乎忘记了,被一纸身契束缚,隶属士绅地主的佃农,这些佃农,没有一点土地傍身,就连他们的屋子,乃至坟塚所用之地,也是士绅地主的,其实,他们才是最悲苦的。”
“在燕华的先进农机具涌入中原后,士绅地主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开始大量投入使用畜力农机具,同时,将多余的劳动力无情抛弃,有良心的士绅地主,只是把百姓赶出他们的土地,释还他们自由身,让他们自谋生路,可很多无良士绅地主,却把隶属他们的佃农身契,转手高价卖给工厂主。”
“这些佃农,原本祖祖辈辈就被奴役,可到头来,当他们没有价值时,士绅地主,却要连他们,最后一点价值都榨干净,此举,有违天道啊!”
朱棣忽然转身,在张三丰嘴唇动动,要继续前,笑问:“张真人未超脱于世时,据说,也是士绅豪强出身……”
“本王还听说,我父皇建立大明之初,曾招揽张真人,为真人拒绝,世人都说,张真人为首,这些从元朝走来的遗老遗少,是不满父皇对你们的限制。”
……
这类说法,当世有。
后世更多。
尤其是那些,抹黑父皇时期的酸臭文人。
张三丰不受招揽,屡屡被这些酸臭之辈,拿出来举例。
无他。
张三丰在普通人中的影响力足够大嘛。
百姓是质朴的,也是短视的。
舆论宣传中。
类似树立一个张三丰这样的人,说些酸臭之话,就是那些酸臭文人最喜欢使用的‘神通之术’。
效果往往还很不错。
比如,某某影响力巨大的富豪,不回来,是受到威胁芸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