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民航客机制造产业,对突然冒出来的竞争者肯定会执行打压政策,这几乎都不用脑子想。
所以他才特别想要加快国内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做大做强国内民航业务,从内需市场着手,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当然,也可以销往其他市场,只要这些飞机不是飞往老M和欧洲国家,就不需要他们的适航证,其他国家内部飞行问题也不大。
不过想要让人家采购,性价比就显得很重要,说实话,叶子书其实不太愿意低价销售,因为寰宇集团民航客机的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
技术上比另外两家主要客机制造企业的产品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程度更高,能够实现自动电技术更是高出太多了。
但是不降价就很难从别人已有的市场抢食,寰宇集团估计也不甘心只在国内销售,肯定想要在国际市场大有作为。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叶子书建议他们每个平台提供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智能化程度很低,保持和其他两家航空制造业同水平就行。
另一个版本智能化程度更高,航电技术更加先进,安全性更高,价格自然也更贵,形成差异化竞争,这样客户也有更多的选择。
他将一分钱一分货的经商理念发挥到极致,这样既能保证寰宇集团的客机产品在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又能将技术价值体现出来。<
不过目前三款客机平台,其实都比较中规中矩,支线客机平台标准满载乘客为150人左右,干线客机平台标准满载乘客300人左右。
大型干线客机平台标准满载乘客为500人左右,这些客机平台,对应的是目前主流客机型号,市场需求比较大。
但是噱头并不大,因为人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实现了,如果仅仅只有这些客机平台,很难吸引全球航空公司的注意力。
至于他们的整体安全性设计、先进的航电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普通人是看不出来的,他们就是看是否大,越大就越先进,表明技术水平越高。
以前寰宇集团人力资源有限,技术给得太多,他们也忙不过来,事情总是要一步步去做,先将产业链建设齐全才是重中之重。
现在他们的这三款客机平台马上就要陆续首飞,产业链建设也在同步进行,说明逐渐有余力进行更多的研究。
如果真的科研人员不足,也可以向麒麟基础工业集团雇佣通用机器人临时参与研究,人力资源限制不再是问题。
这个时候开展更大的民航客机平台的研究也就顺理成章,如果速度快的话,今年底就能首飞,到时候寰宇集团的航空技术也算是充满了谈资。
他认为后面还要开发两种型号的民航客机平台,一种是对标现在正在研发的A380,标准满载乘客800多人。
另一种民航客机平台更加庞大,满载乘客高达1500人以上,属于真正的空中巨无霸,这样的平台绝对非常吸引眼球。
如果是普通的航空制造企业,没有必要为了吸引眼球就盲目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要知道这样的平台,一般都需要花费上百亿美元。
如果市场反应不够热烈,可能连研发成本都收不回来,属于相当冒险的举动,不是一个理智的管理者所为。
但是寰宇集团非常特殊,他们的研发投入其实不高,目前进行的三款客机平台,研发成本加在一起,也不到300亿元。
真正的大头是产业链建设需要的资金,这方面投资规模大概为2000亿元,使用了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
所以新增两款超大型客机平台,寰宇集团完全能够承担得起,而且由于现有产业链比较成熟,生产成本也不会特别高。
因此,新增的两款超大型客机平台只要能够起到宣传效果,就已经值得了,至于卖多少其实并不太重要。
大不了到时候让万城基业的航空公司多买几架,这种超大型客机,在空中飞行更加平稳,乘客乘坐舒适性更好,在热门航线上使用,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叶子书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要求他们组织一批科研人员,如果还不够,可以向麒麟基础工业集团雇佣一些通用机人参与研发。
王传福听到叶子书的想法,不但不会拒绝,而且连忙保证,只要他这边能够及时提供技术资料,寰宇集团这边绝对不会掉链子。
对于叶子书表示希望这两款客机平台能够在年底左右实现首飞,王传福也应下了,机会难得,就算有困难也要克服困难。
如果寰宇集团的这两款超大型客机平台制造出来,都不用刻意宣传,就能妥妥成为全球焦点,马上就在众人心中树立空制造企业的形象。
有时候良好的印象比实际能力还要重要,对开拓市场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所以王传福认为,这两款超大型客机平台,哪怕不赚钱也要造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