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沉默片刻后,墨林定了定神,再次开口说道:“房驸马,如果道家妄图吞并我墨家,那绝对是痴人说梦,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面对墨林如此强硬的态度,房俊不仅没有丝毫恼怒之意,反而依旧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然后缓缓说道:“墨老,您误会我的意思啦。我并不是想吞并墨家,而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位到道家学院去开设属于墨家自己的学院呀。”
房俊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惊雷在空中炸响,直接让墨林整个人都呆住了。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墨林才缓过神来,他颤巍巍地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房俊,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我想请诸位去道家学院开设墨家学院。”房俊缓缓地又重复了一遍自己刚刚所说的话语,声音不大,但却仿佛一道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
尤其是站在一旁的墨林,他的身体更是不受控制地再次微微一颤。原本就显得十分苍白的面庞之上,此刻竟然不可思议地多出了几分潮红之色,就像是被人突然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一般。
“房驸马,此话当真?”墨林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盯着房俊,似乎想要从对方的表情和眼神之中寻找到一丝开玩笑或者戏弄的痕迹。
然而,当他看到房俊那一脸轻松且带着淡淡笑意的模样时,心中的怀疑顿时消散了大半。
房俊嘴角微微上扬,轻轻地点了点头:“自然……这可不是信口胡诌之事。”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犹如一颗定心丸落入了墨林以及在场其他墨家弟子们的心间。他们原本紧绷着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之情。
可是,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墨林便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要开设墨家学院,为何不选择单独设立呢?
于是,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后问道:“房驸马,你刚才说请我们去道家学院开设墨家学院,老朽斗胆想问一句,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为何不直接单独开设属于我们墨家的学院呢?”
房俊闻言,先是轻笑一声,然后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群墨家的老头们。只见他们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自己,那副急切而渴望的神情简直如同嗷嗷待哺的雏鸟一般。
若不是碍于场合限制不能随意起身,恐怕此时此刻这些老头儿早就一拥而上,将房俊团团围住追问个不停了。
“并非是我不愿意为墨家单独开设学院,实在是当下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行事啊!”房俊轻叹一声,语气略微沉重地解释道,“想必诸位对于道家学院在长安城中所处的艰难境地多少也有所耳闻吧?那些世家大族根本容不下我道家的存在,处处打压排挤。而以如今墨家的实力和影响力,难道你们真的觉得世家会容忍你们独立开设学院吗?”
墨家曾经可是能够与儒家一较高下的存在啊!想当年,就连道家都难以望其项背。毫不夸张地说,儒家最畏惧的便是墨家,其次才轮到道家等学派。
道家之所以能拥有如今这般广泛的影响力,完全得益于他们持续不断地变革和适应时代潮流;相比之下,墨家则一直在遭受打压。
在古代社会阶层划分的士、农、工、商之中,工人竟然直接被排到了第三位。若不是那些士人无法脱离匠人的技艺支持,恐怕工匠们的地位将会进一步降低呢。
道家在汉末时期闹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再加上后来大唐王朝对道教的尊崇信仰,道家这才得以发展壮大至今日之威势。
墨林不禁微微皱起眉头,尽管墨家现今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但在朝廷中的所占比例却依旧远超道家。
即便时至当下,墨家的地位仍然高于道家。这时有人疑惑道:“为何会如此呢?”
另一人解释道:“儒家的既得利益者都是些什么人?自然是那些世家大族和豪门权贵。他们又怎会容忍墨家重新崛起呢?墨老您心里应该清楚,墨家最终沦为工匠群体,究竟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所致啊。”
墨家和公输家自古以来皆是技艺精湛、独具匠心的匠人世家,他们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技艺和独特的创造理念,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时如日中天的儒家为了巩固其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竟使出卑劣手段来打压墨家。
儒家别有用心地炮制出所谓"匠人"这一笼统的称谓,以此掩盖墨家和公输家原本响亮且各具特色的名号。
这种做法看似只是简单地更换了一个称呼,但实际上却是对这两个学派核心价值的一种变相否定和弱化。
尽管从表面来看,"工匠"一词也能够大致概括这些人的职业属性,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以及对于学术传承的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